天天养生

十二时辰艾灸养生法:如何选择合适的时间和部位进行艾灸?

2024-03-31 12:47:36
相关推荐

“艾灸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一种古老的中医养生方法,结合了中医理论和时辰学说。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经脉在不同时辰会有不同的活跃程度,通过在特定时辰进行艾灸,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脏腑功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此方法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特定的暗示和养生重点。比如在子时(23:00-01:00),可以通过艾灸足底来调养肾经;在卯时(05:00-07:00),则可以通过艾灸耳朵来清晨提神。通过配合适时的艾灸方法,不仅可以有效调理身体,还能有效缓解一些慢性疾病。

​一年当中非常适合艾灸养生的时间段有三伏天、三九天,那么,在一天当中,什么时候艾灸对人体是最好的呢?

其实自从西周时候起,古人已经把每天养生的时间段做了划分,也就是古人常说的,现代人大都稍微了解的十二时辰。

因为天人合一的关系,人体的血气运行规律,是随着一天当中温度、湿度等等的变化而变化的。古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总结,摸索出了每个时间段的当令经络,也就是当班或值班的经络,在该时间段,气血主供该经络,通过艾灸等方式来调理该经络,效果会事半功倍。

一、巳时:脾经当令

艾灸调理推荐穴位:阴陵泉、血海、太白、公孙、商丘、隐白。

巳时是指上午9点到11点,这个时候是脾经当令。脾是主运化的,早上吃的饭在这个时候开始运化。我们的胃就像一口锅,吃了饭怎么消化?那就是靠阳气,推动脾胃运转,把脾胃里的东西一点点消化掉。

脾是什么呢?脾字的右边是一个卑,就像古代的一个烧火的丫头,在旁边加点柴,扇点风什么的,但是每个地方都少不了她。在五脏六腑里,脾就像个忙忙碌碌的小丫鬟,但如果她病了,我们五脏六腑这个大宅门就都不舒服了,就会得所谓的富贵病,比如说糖尿病什么的。如果人体出现消瘦、流口水、湿肿等问题,都属于脾病。

二、午时:心经当令

艾灸调理推荐穴位:神门、灵道、少海、少冲、少府、巨阙。

午时是指中午11点到13点,这个时候是心经当令。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体也要注重这种天地之气的转换点。

对于普通人来说,睡子午觉最为重要,夜里11点睡觉和中午吃完饭以后睡觉,睡不着闭一会儿眼睛都有好处。

因为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转换的时候我们别搅动它,你没那么大的能量去干扰天地之气,那么怎么办呢?歇着,以不变应万变。这个时候一定要睡一会儿,对身体有好处。

三、未时:小肠经当令

艾灸调理推荐穴位: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

未时是指下午13点到15点,这个时候是小肠经当令。小肠是主吸收的,它的功能是吸收被脾胃消化后的食物精华,然后把它分配给各个脏器。午饭要吃好,营养价值要丰富一些。

心和小肠相表里。表就是阳,里就是阴。阳出了问题,阴也会出问题,反之同样。心脏病在最初很可能会表现在小肠经上。有的病人每天下午两点多钟就会胸闷心慌,可到医院又查不出心脏有什么问题,这就很可能是因为小肠经有淤堵或者其他问题。因为小肠属于阳,是外边。外边敏感的地方出了问题,里边的心脏肯定也会出现问题。

四、申时:膀胱经当令

艾灸调理推荐穴位: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

申时是指下午15点到17点,这个时候是膀胱经当令。膀胱经从足后跟沿着后小腿、后脊柱正中间的两旁,一直上到脑部,是一条大的经脉。

这个时候的一些不适症状,比如说小腿疼那就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是阳虚,是太阳经虚的相。后脑疼也是膀胱经的问题,而且记忆力衰退也是和膀胱经有关的,主要是阳气上不来,上面的气血不够,所以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如果这个时候特别犯困,就是阳虚的毛病。

五、酉时:肾经当令

艾灸调理推荐穴位:涌泉、然谷、大钟、水泉、照海。

酉时是指17点到19点,这个时候是肾经当令。肾主藏精。什么是精?人的精,就像家里的“钱”,什么都可以买,什么都可以变现。

人体细胞组织哪里出现问题,“精”就会变成它或帮助它。精是人体中最具有创造力的一个原始力量。当你需要什么的时候,把精调出来就可以得到这个东西。比如你缺红细胞,精就会变现出红细胞。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元气藏于肾,元气是我们天生带来的,也就是所谓“人活一口气”。这个元气藏在哪里?它藏于肾。

所以大家到一定年龄阶段都讲究补肾,而身体自有一套系统,经脉要是不通畅的话,吃多少补品都没用,补不进去,一定要看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

肾精足的一个表现就是志向。比如:老人精不足就会志向不高远,小孩子精足志向就高远。所以人要做大事,首先就是要保住自己的肾精,才能志存高远,并付诸行动。

六、戌时:心包经当令

艾灸调理推荐穴位: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

戌时是指晚上19点到21点,这个时候是心包经当令。心包是心脏外膜组织,主要是保护心肌正常工作的,此时阴气正盛,阳气将尽,喜乐出焉,人应在这时放松娱乐,舒缓心情,古人养生时,一般都是在这时聊天休闲。

心是不受邪的,那么谁来受邪呢?心包来受邪。很多人出现心脏的毛病都可以归纳为心包经的病。如果你心脏跳得特别厉害,那就是心包受邪了,先是心怦怦地跳,然后毛病就沿着心包经一直走下去。中医治病的原则就是从脏走到腑,所以当你懂得经脉就可以调理这类病。

温馨提示:晚上九点之后,不建议艾灸,以免生发气血阳气之后,影响休息。

七、亥时:三焦经当令

亥时是指晚上21点到23点,这个时候是三焦经当令。三焦指连缀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三焦一定要通畅,不通则很容易生病。

亥时的属相是猪,猪吃饱了哼哼唧唧就睡。所以在亥时我们也最好开始休息,让身体和灵魂都沉浸在温暖的黑暗中,让生命和身体在休息中得以回复精力,为第二天做准备。

八、子时:胆经当令

子时是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这个时候是胆经当令。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阳气开始生发。《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亥子为水,子时是阴阳交汇之时,也是万籁俱静之时,这个时候最好是睡觉,而且要尽量的舒服,睡的时候宜屈膝卧,变换姿势。环境宜静,全神凝聚,不悲不喜,不念不妄。也就是说要全力的睡觉,不要想其他的事情。

因为水是万物滋生的源泉,阴阳交感之时是元气始生之时,道家有云:“一气分阴阳”,而阴阳相合则又变生为元气。如果这个时候还在用思不宁,劳作不息,就会干扰阴阳交合,使元气生发受到干扰。

下阴影.jpg

子时又是胆经开令之时,此胆并非只是强调人体内的胆藏,《内经》曰:“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也。”凡五脏六腑皆以气机通顺为要,肝胆气机通顺自可对五脏六腑之气机条达有力的支持,五脏六腑自可功能正常运行。

所以顺应胆经的主令会使人体的气机条顺,五脏六腑都受之裨益。胆又是决断之官,生活中的诸般事情难尽人意,会有很多谋虑积压在肝而没有让胆去决断执行,肝胆的通道便造成了阻塞。

由于情志被压抑,肝胆的消化功能、供血功能、解毒功能都受到严重影响,人体就会百病丛生。

九、丑时:肝经当令

丑时是指凌晨1点到3点,这个时候是肝经当令。这个时候一定要有好的睡眠,否则你的肝就养不起来。

在这个时候阳气生发起来,而这个时候叫丑时,丑时是什么样子呢?丑字就像是手被勒住了,就好比这个时候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但你一定要有所收敛,有所控制,就是说升中要有降。所以要想养好肝血,1点到3点要睡好。

十、寅时:肺经当令

寅时是指凌晨3点到5点,肺经当令。这个时间是人从静变为动的开始,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人睡得最死的时候应该是3点到5点,这个时候恰恰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的过程,它是通过深度睡眠来完成的。

心脏功能不太好的老人不提倡早锻炼,有心脏病的人一定要晚点起床,而且要慢慢地起,也不主张早上锻炼。晚上是一片阴霾之气,你可以活跃一下。而早晨是阳气生发的时候,就顺其生发好了。

十一、卯时:大肠经当令

卯时是指早晨5点到7点,这个时候是大肠经当令。这个时候,天也基本上亮了,天门开了,五点醒是正常的。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正常地排便,把垃圾毒素排出来。这个时候代表地户开,也就是肛门要开,所以要养成早上排便的习惯。排便不畅,应该憋一口气,而不是怒目攥拳。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足了大便才能顺畅,不便秘,不拉稀。

十二、辰时:胃经当令

辰时是指早晨7点到9点,这个时候是胃经当令。胃经是人体正面很长的一条经脉,胃疼是胃经的问题,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膝盖疼也是胃病,脚面疼也是属于胃经病,因为这些地方都是胃经循行路线。

这时候吃早饭,就是要补充营养。这个时候是天地阳气最旺的时候。这时早饭吃多了是不会发胖的。因为有脾经和胃经在运化,所以早饭一定要吃多、吃好。

养成吃早饭的习惯,对于脾胃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4-08 09:16柯可可[香港网友]203.15.9.68
    十二辰艾灸养生法让我对艾灸有了新认识期待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这种养生方法。
    顶8踩0
  2. 2024-04-04 11:02スポンジボブ[河南省网友]203.19.176.74
    学习了艾灸养生法对如何选择合适间和部位进行艾灸有了更清楚认识。希望通过这种传统方法能够改善身健康值得试。
    顶4踩0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