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明天立冬节气!这项诞生于上海的百年“非遗功夫”,老少皆宜、易学又养生!(文末附彩蛋

2022-06-0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5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万物收藏

立冬,

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9个节气

冬乃“终”之意

俗语说秋收冬藏

冬,意味着“藏”的开始。

中医认为,

立冬后阳气潜藏,阴气盛极

万物活动趋向休止

应养精蓄锐,

为来年春天生机勃发做准备。

因此每到冬季,

人们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进补,

以养生息

俗称“补冬”

来看小布准备的三道

生津润燥

暖肚又暖身的立冬汤饭

↓↓↓

梨香糯米饭

用料:

梨、糯米、红枣、枸杞、花生、冰糖、葡萄干

步骤:

1、提前一夜浸泡好糯米,浸泡至一捏就碎的状态;

2、将梨削去带蒂部分并挖去梨核;

3、放入所有配料,八分满,然后给梨盅加满水,放入碗中,再将碗放入蒸锅蒸;

4、大火蒸20分钟左右即可出锅。

猪肚莲子汤

用料:

猪肚、莲子、花椒、葱花、生姜、花生、红枣、香叶、料酒、油、盐、枸杞、

步骤:

1、猪肚洗净切条,莲子和花生分别浸泡30分钟,切开红枣,姜切片;

2、首先起锅倒水,水开放入花椒、姜、香叶、料酒、猪肚,焯水3分钟,捞出备用;

3、然后将猪肚倒入砂锅内,加入红枣、莲子、花生、姜、盐,再加适量清水,煲30分钟;

4、接着放入枸杞,继续炖5分钟即可出锅。

萝卜丝鲫鱼汤

用料:

鲫鱼、白萝卜、淀粉、油、盐、糖、姜

步骤:

1、油锅内加姜片和盐烧热,将鲫鱼洗净后擦干,表面轻拍一层淀粉,入油锅煎,一面煎至定型后再翻面;

2、倒入没过鱼身的水,大火煮至鱼汤发白;

3、将白萝卜去皮后切成丝,汤汁发白后,倒入萝卜丝并调入盐和少量糖;煮至味道融合后,撒入葱花即可出锅。

立冬时节

除了饮食调养

日常起居中也要强调静养

使阳气得以潜藏

要尤其注意颈部、腹部和足部的保暖,

很多时候,疾病就是从受寒开始的。

此外,立冬后还可以多做平缓的运动,

尤其可多拉拉筋

古语云“伸筋一寸,延寿十年”

有什么适合冬季来做的平缓运动呢?

今天小布就带大家来认识一种

实用、易学、老少皆宜的

“上海功夫”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卢氏心意拳。

说到拳,大家可能知道太极拳、八卦拳、咏春拳……或者,“还我漂漂拳”……

其实,卢氏心意拳在上海已有100年的形成发展史,群众基础广泛。据统计,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申城习心意拳者约占沪上武术爱好者中的半数。因此,卢氏心意拳在上海又俗称——“十大形”。

为什么叫“十大形”?

其实就是卢氏心意拳象形取义十种动物:

鸡、鹞、燕、鹰、虎、马、熊、蛇、猴、龙

而这十种动物,又分别对应十种体型:

前四种体型为高、矮、胖、瘦,比较好理解。

(灵魂画手登场↓)

后六种体型为:甲、由、申、目、干、虚。如甲字形,肩膀宽,腿细长,倒三角的健美身材没错了。由字形,上身长一点,胯比肩宽,类似梨型身材。干,干瘦的人,下肢力量大于上肢力量;虚,虚胖的人,上肢力量大于下肢力量等等。

卢氏心意拳根据每个人的体型,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这里,没有身材焦虑,总有一款适合你。

比如:目字形人,身材犹如门板,适合练虎形。又如,高大的人,手长脚长,适合练马形。身材瘦小的人,适合练猴形等等。

马形

猴形

小布照了照镜子,是由字形身材没错了,那练鸡形最合适我了。

(嗯?怎么读起来有点怪怪的)

根据自身的体形特征,选择对应的拳法进行练习,可以扬长避短,往往是最佳的选择。

假如小布根据自己的身材,练了“鸡形”,是不是别的9种形都不能练了呢?

并不是,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先练习本行,再练习相生的行。如鸡是火行,火生土,即再学习土行中的熊形或龙形……最后十个形都要学习,叫十形合一。整个练习过程需要6至10年。

卢氏心意拳里的五行原理

刚才提到“十大形”遵循五行相生相克原理,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卢氏心意拳是“十大形”,而不是八大形、九大形、十一大形?放一张图大家就明白。

十大形,分别两两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相克,代表了进攻、指敌、正我、后退、防守五种含义,其目的分别是极远、极快、极重、极硬、极变。

此外,相对的两形,又互为攻守,一个主动、一个被动。如马形和虎形,都属木,马形为被动、虎形为主动,遵循阴阳原理。

卢氏心意拳拳术留传完整,有八个大杂拳,七十二小手(打法)四十多个动作,四件兵器及用法。

余江老师演示心意枪、鸡爪剑镰

(仅限拍摄、请勿模仿)

白玉良老师演示二节棍

(仅限拍摄、请勿模仿)

还有一件兵器为心意刀。当然,在日常训练中,用的都是安全无伤害的训练专用器材。

修炼的“六个阶段”

好了,身材也了解了,拳种选好了,那该怎么练呢?

卢氏心意拳训练过程分六个阶段:肌肉、筋骨、血气、静养、气养、天真,每一阶段有不同的训练课目与方法。

“肌肉”阶段

主要是练招式、练预案、练击打和抗击打能力,最终形成肌肉记忆。这个阶段大约需要学习1-2年。

“筋骨”阶段

主要练伸筋拔骨,所谓伸筋,就是拉筋,尤其要在最热的三伏天,最冷的三九天,坚持练习。第一年拉开、第二年巩固、第三年才能固定下来。所谓拔骨,就是要对撑对拔,使骨架结构合理。“肌肉”阶段练动作,“筋骨”阶段的练习,使动作做得更规矩。

这里有一段《拳前十三式》,可以供大家日常舒活筋骨。来看视频↓

(视频时长5分38秒)

“血气”阶段

“肌肉”和“筋骨”阶段,练的是明劲和暗劲,那“血气”阶段,练的就是“化劲”。打个比方,如果说“筋骨”阶段是“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

那练到了“血气”阶段,同样一个动作,就能感受到随拳而出的劲。

“静养”“气养”和“天真”

练习卢氏心意拳的前三个阶段,都可以通过传授,加自己勤学苦练习得。

而从第四个阶段开始,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了。如“静养”阶段,需凭着对动作的熟练度,揣摩并找到每个形的“意”,如马的奔腾、虎的扑食。到了“气养”阶段,如同一个神采奕奕、唇红齿白的长者。最后的“天真”阶段,则是要学习初生的婴儿,回到最天真、最真实的状态,最终成就自己的武术风格。

卢氏心意拳创始人卢嵩高

除此之外,卢氏心意拳还有“实用、长寿、易上手”的特征。

所谓实用,简单地说,即是能打。心意拳原属军事用拳,实战中多直线往前走,适合一排人形成阵势向前,形成冲锋式的战术。

所谓“长寿”,从其六个阶段的训练过程中可以窥得,不仅能伸筋拔骨、强身健体,还需要修身养性,才能达到静养气养的境界。

“易上手”,顾名思义,就是卢氏心意拳入门容易,上手快,许多动作招式,十分钟就能学会。也正因如此,卢氏心意拳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非遗进校园

那么是不是什么人都能学拳呢?并非哦~卢氏心意拳收徒严格,有“三不教”之说。“贱盗之人不教、愚鲁之人不教、持技逞勇之人不教”,习武之人,须得“正气、正义、正直”才行。

武术,是一个民族生存文化的智慧。中华武术之中,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从卢氏心意拳中,大家已能窥见一二。

卢氏心意拳,源于心意拳,成于一代宗师卢嵩高对传统武术开创性的继承与发展。上世纪二十年代逐渐在上海形成,2021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至今已有百年光景。

九十年代后,卢氏心意拳传播至海外,在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家都有传承人和众多传习者。

现如今,人们习武,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更可以健全人格、构建心智、培养勇气、磨炼心性。一起“武”起来吧,做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把中华武术发扬光大!

文末彩蛋来袭!

赵家花园今年的菊花开啦!

寒露时节,小布给大家介绍了“赵家花园菊花种植技艺”,可惜当时菊花尚未盛开。如今,赵家花园的菊花纷纷盛开,已经“渐入佳境”,新鲜美图给大家奉上哦~

往期回顾

【立春·撕纸】春卷、韭菜虾皮炒鸡蛋、白玉瑶柱汤

【雨水·江南园林营造技艺】双豆银耳大枣粥、油焖春笋、红烧木耳鲫鱼

【惊蛰·棕榈叶编织技艺】梨炒鸡、蜜汁蒸南瓜、荠菜肉丝炒年糕

【春分·风筝制扎技艺】芦笋炒蘑菇、五彩瘦肉丁、萝卜焖牛肚

【清明·青团】自制红豆沙馅、香椿芽炒饭、仔姜焖鸭

【谷雨·海派紫砂】什锦茶泡饭、茶香排骨、茶香熏鲳鱼

【立夏·淞南蛋雕】蛋卷肉、糯米蛋、虾仁菌菇鸡蛋汤

【小满·丝毯】话梅雪碧小番茄、苦瓜酿肉、红枣枸杞炖乌鸡

【芒种·真如麦秆画】夏日凉拌茄、梅子酱排骨、金银花鸽子汤

【夏至·香囊制作技艺】冬瓜茶、清爽鸡丝凉面、酸辣柠檬虾

【小暑·精制花茶制作技艺】荷塘小炒、黄鳝烧肉、冬瓜老鸭汤

【大暑·羊肉烧酒】羊肉锅贴、羊肉手抓饭、清炖山羊排

【立秋·枫泾丁蹄】翡翠虾丸、拔丝山药、莲藕排骨汤

【处暑·海派旗袍】八宝鸭、肉沫蒸梭子蟹

【白露·鸟哨】牛腩烧板栗、白灼番薯叶、桂圆红枣茶

【秋分·金山农民画】上海菜饭、海派罗宋汤、南瓜桂花饼

【寒露·赵家花园菊花种植技艺·王宝和蟹宴】菊花火锅、菊花酸菜鱼、蟹肉香炒饭

【霜降·海派绒线编结】啤酒鸭、芋头花生猪脚汤

栏目支持: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十大形功夫馆

制图:钱尤祎、陈子鸣

原标题:《明天立冬节气!这项诞生于上海的百年“非遗功夫”,老少皆宜、易学又养生!(文末附彩蛋)》

如果觉得《明天立冬节气!这项诞生于上海的百年“非遗功夫”,老少皆宜、易学又养生!(文末附彩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