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寒露」养生重保暖,七忌要牢记!

2022-07-2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1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寒露时节,

全国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

北部地区进入深秋甚至是冬季。

气温的迅速下降,

让人感受到的不是凉爽,

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寒冷,

此时已不宜“秋冻”!一定要注意保暖!

寒露节气是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寒露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露水快要凝结成霜。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的那样——“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外,还有一句谚语是“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也说明寒露温度下降之快。

因此,寒露养生首先记一个字——暖!

寒露后,别再“秋冻”了,夜晚温度将会降得更低,尤其老人、小孩要特别注意保暖。民谚称:“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就是提醒人们关爱自己不要受凉。

寒露养生七大禁忌

一: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二、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三、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四、忌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

五、忌重“进”轻“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大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无规律甚至便秘。

六、忌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

七、忌越贵越补

凡食疗均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药膳,“缺什么,补什么”,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寒露后,秋风萧瑟,万物凋零,由盛转衰,不免让人触景生情,勾起人们心底忧郁的心绪,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凄凉垂暮之感更胜,此时情绪调养十分重要,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安宁平静的心情,以此来缓和秋天的“肃杀之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养生

秋季预防抑郁症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早睡早起,吃顿营养丰富的早餐,打扮整洁出门。不宜整日持续工作,除了中午外,早上10时,下午3时宜放下工作,喝杯茶,休息片刻。每日加班不宜超过两小时,否则会导致慢性疲劳,日子一长,便容易患上秋季抑郁症。

吃过午饭,宜散步或逛逛街,松弛身心,晚上到公园跳跳集体舞等。扩大生活圈子,多交工作以外的朋友,培养兴趣爱好,舒缓工作上的压力。登山扩胸襟是抵抗秋季抑郁症最有趣的办法。中医早就认识到,登山是治疗秋季抑郁症之良方。我国历来的九九重阳登高的习惯就是给秋季抑郁症打一剂预防针。

养方堂根据中医辩证施治原则,研发出调治情绪的中药系列验方、平衡调神针法、点穴手法、中医情志疗法及饮食疗法结合的纯中医独特治疗体系,对焦虑、抑郁等情志疾病疗效卓著。

如果觉得《「寒露」养生重保暖,七忌要牢记!》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