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脾胃不好的人 要知道伤脾的3个因素(3法调理 健脾祛湿)

2022-12-1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脾胃不好的人,要知道伤脾的3个因素,3法调理,健脾祛湿。

在中医脏腑理论里,脾和胃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互为阴阳表里。其中脾属阴为里,胃属阳为表。

脾乃后天之本,先天之气要靠后天来充盈、来滋养;胃为水谷之海,和脾一起运化精微、炼精化气、炼气化神。

所以,脾胃之间也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异的。脾是给人体输送气血的中枢,也就是气血生化之源。

脾对机体的的真正作用是:补元气,补阳气,补正气。所以,历代医家常说“脾生气,肾藏气”。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伤了气血之源,阳气也就会不足,机体脏腑的运转失灵,吃得越多,病得越快。

虽然,我们现代人常说“胃不好”。中医养生里,也有很多养胃的方药。但大部分的胃不好,其实都和脾有关。所以,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养胃的方药,实际上就是健脾的方剂,或者说是在健脾的基础上养胃。原因无它,因为脾胃同处中焦,脾为里胃为表而已。

那么,有哪些伤脾的因素呢?

容易伤及脾胃、尤其是伤脾的因素,大致有如下3种:

1、湿寒:

所谓湿寒,其实就是湿气和寒邪的集合体。我们常说脾虚生湿、水湿困脾等等。而引起湿寒伤脾的行为,无非就是如下8个方面:

吃冷饮太多;空调温度开得太低、吹空调时间太长;喜欢穿露腰腹的衣服;喝太多的凉茶;不吃主食,以副食为主食;寒凉性味的食物吃得太多;居住的环境阴暗潮湿;常年宅在室内,很少晒太阳。

2、邪毒:

所谓邪毒,也就是一些自然环境相关的因素。大致可以从3个方面来分析:

食物来源:以肉食为最“毒”。如果进食污染严重的肉食,体内容易滋生痰湿。这有点类似于毒素的“富集效应”,从而聚集在动物体内,并被人吃进体内;环境来源:污染不洁净的空气、饮水,也会增加人体内的是其毒素等;行为来源: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不参加户外运动,不主动排汗,使毒素聚积体内等。

3、过劳:

内经有云“百病起于过用”。过劳也是过用之一。而能伤脾的过劳,大致有如下5个方面:

吃得过多,或者饥一顿饱一顿,增加了脾的运化负担;思虑伤脾;脾主肌肉,过度体力消耗;久坐缺乏运动,从而久坐伤脾;房劳过度,伤气伤血。

总之,脾胃为后天之本。身体的强健,能否更少免受外邪的侵袭,有赖于脾胃生化充足的气血。上述3个伤脾的方面,最好能对照一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才能更好地养脾健脾。

要知道,脾虚也是现代人亚健康状态的基本原因。尽管我们常说“肾为先天之本”,认为肾才是身体强壮的基础。其实,历代医家里,有很多名医的观点是“先脾后肾”。认为后天的养生,以健脾为第一要务。

那么,我们了解了伤脾的3个习惯之后,对于如何养脾,就有了针对性的方案了:

1、温阳燥湿:中医常说“脾喜燥而恶润”。自然界的物件如何能做到干“燥”?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升高温度,健脾也与此同理。

如果能适当温阳燥湿,自然就起到健脾的作用了。比如香砂六君子之类。

以健脾益气的人参,燥湿健脾的白术、淡渗利湿的茯苓为基础,配伍芳香化湿的砂仁和法夏,健脾理气的陈皮与木香。全方健脾益气,祛湿而不燥,益气而不腻。脾胃虚弱、湿气内生的人可以试试。

2、科学起居:外界的邪毒,都有可能伤及脾运。比如饮食食物、空气环境。这就需要我们养成科学起居的习惯。俗话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养生健脾。做好自身的防护,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改善居住环境等等。

3、避免过用:现代人尽管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精神紧张与心理压力反而增大。避免过用、过度操劳之类,就成了养生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比如办公室一族、脑力劳动者要坚持定期运动,以此促进机体的气血周流,从而起到健脾之功。

总之,脾胃为后天之本,健脾更是养护后天之本里的重心所在。上述3个伤脾的行为,最好都没有。同时从3个方面做好健脾。脾健运了,身体的抵抗力自然更好,也就起到健体强身的目的了。

如果觉得《脾胃不好的人 要知道伤脾的3个因素(3法调理 健脾祛湿)》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