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秋季如何饮食养生度过“多事之秋”

2022-12-1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0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1、秋季是养肺好时机,早睡早起饮食清润心态平和。

《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有记载:“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泄之。”从中医角度来说,肺为娇脏,易感受秋燥之邪,引起燥咳。表现为干咳不止,无痰或少痰,痰难咳出,痰中带血丝,并伴有口干咽痛、喉痒、声音嘶哑、舌红少津等症状。秋季相对应人的五脏为肺,此时肺功能处于旺盛时期,对于平素肺功能不佳的人,秋季是养肺的好时机。

2、起居顺应自然界白昼变短做到早睡早起

秋病从肺起,秋季养生要顺应自然界敛藏之势,收藏阴气,使精气内聚,以滋养五脏,应防止劳伤太过,以免阴气外泄。根据五行学说,五脏中的肺对应自然界的秋季,肺主皮毛,开窍于鼻。所以外感燥邪多从肌肤、口鼻而入,其病常从肺开始。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李光熙介绍,进入秋天后,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10点入睡为佳,早晨5~6点起床比较合适。睡前还可吃些冰糖百合莲子羹等养心阴的食物,睡前温水泡脚也可助睡眠。

3、饮食秋天易“秋燥”饮食需多酸少辛

秋天容易秋燥,秋燥易伤肺,容易发生咳嗽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等症。咳嗽是一个症状,常因外感寒、热、燥邪所致。短时间外感咳嗽不一定伤肺,但久咳必伤及到肺。因此,秋令时节应注意滋养肺脏,防止秋燥伤肺,使肺气清,呼吸平和,把握好养收之道。

李光熙建议,此时节的饮食当突出“清润”,即养阴清燥,润肺生津。鲜藕、生梨、荸荠以及胡萝卜、豆腐、黑木耳、蜂蜜等具有养阴润燥的功效,可多吃一些。多喝水、淡汤、菜汤、豆浆、牛奶等。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多数蔬菜和水果性寒凉,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的功效,且含大量水分,果蔬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及无机盐、纤维素,可以改善燥气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胃弱者要多喝粥,如红枣糯米粥、百合粥、莲子粥等。而生葱、胡椒、烈酒等燥烈食品应少吃。

4、精神调养悲秋会伤肺保持心态平和

悲秋易伤肺,秋风、秋雨、落叶、凄凉,秋天常给人一股肃杀之气,尤其是天气突变时,令人生愁。不良情绪的刺激,容易影响人体身心健康,特别是对肺的影响和伤害是很大的。

李光熙建议,要注意调节生活节奏和生活环境,防

止过度疲劳和无节制的夜生活。重视精神调养,尽可能以

平和的心态对待一切事物,以适应秋季收敛之性。

《素问·四季调神大论》论述了秋季养肺的重要性,其还认为人在秋季如果违背了养生的规律就会伤肺,当冬天来临的时候,就会缺乏抗病和抵御严寒的能力。

朔州市健康教育所

2020年9月15日

如果觉得《秋季如何饮食养生度过“多事之秋”》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