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大暑养生——(讲究“清静”)

2022-12-2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0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俗话说“大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已至,日晒、暑热、水湿互结,达到一年中的高峰,正是南方人常说的“桑拿天”。暑湿交蒸之下许多人有口渴身热、心烦气躁、身重困倦、食欲下降、大便稀溏等不适症状,一不小心就容易生病。这个时节养生应该注意啥?

1

吃--饮食有节,防腹泻

“伏天泻”以暑天腹泻为主要表现,常因饮食不节或饮食不洁所引起。暑热天气,细菌等微生物容易滋生,食品一旦变坏应及时丢弃,切勿食用。时下流行自备午餐,人们常将隔夜饭菜用饭盒装起带至公司,中午使用微波炉适当加热后即行食用。但暑热天气隔夜饭菜经过一个上午的常温放置往往已有变化,甚至变馊变坏,如若加热不彻底细菌不能杀灭,吃进人体后容易引起胃肠不适,甚至腹痛腹泻。

因此,暑热天气尤其注意饮食卫生,以熟食、温食为主,隔餐食物应彻底加热,少吃或不吃生冷、冰镇食物。如已发生伏天泻,可服藿香正气丸、整肠丸等药物治疗,但不可滥用止泻药,若腹泻症状较重、病情复杂应及时就医。

2

动--少动多静,运动宜选早晚

日常工作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闲暇时间可练字作画、听歌阅读、品茶赏花以静心宁神、敛阳降气。运动锻炼宜选择在气温相对不高的清晨或傍晚进行,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动阳生热,泄汗太过而致气津耗伤。

此时可选择较为和缓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健步走、瑜伽、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以微微汗出为度,切记不可大汗淋漓。如若进行跑步、打球等强度较大的运动,应当控制时间,否则运动时间过长、汗出过多,不但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反而容易导致身体虚损。

3

心--凝神静气,调养身心

大暑时节,天气酷热,容易令人产生心烦意乱的情绪,有人称之为“精神中暑”。因此,要做好精神调养,谨守“静心养生”的原则。所谓“心静自然凉”,避免遇事急躁,避免生气恼怒,可多想轻松愉快的人或事,也可多参加钓鱼、绘画、书法等活动,可以达到安定神志、调养心气的作用。

4

温---室内外温差要控制

大暑节气,天气炎热,此时要注意防暑,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劳作,老人及体质虚弱者避免在正午烈日下出门,汗出后及时更换衣物,避免出汗后受凉感冒。同时室内要注意通风,空调房间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不要超过10℃,避免出汗后直对风扇或空调吹风,以免感冒。

5

睡--注意睡眠好精神

大暑时气温高,比较炎热,人比较容易感到疲倦,所以,这时候要注意睡好午觉,适当地午休可以保持精力充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宣武普外

如果觉得《大暑养生——(讲究“清静”)》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