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揭秘:中国古代宫廷到底用什么良方养颜美容(不得不赞)

2022-12-2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自古以来,美人胚子无不让人赏心悦目,其尽显各态,或闭花羞月,或沉鱼落雁,或鲜明妩媚,或风流袅娜,或姣若春花,或媚如秋月,或浓妆艳抹,或淡妆素裹……

如此佳人,如果生活在宫廷中,不同朝代的她们到底会用什么良方养颜美容呢?

要想了解宫廷具体的养颜美容良方,这就绕不开中国宫廷美容术的发展了。

宫廷美容,在殷商至西晋时期萌芽,东晋以后才真正形成,唐朝尤为流行,后来在宋代、元代、明代和清代均有所发展。

翻开史籍可知,商纣王统治时期,已有“纣烧铅锡做粉”、“以红兰花汁凝脂,以为桃花妆”的出现,应用于妇女美容化妆,但一般不容易得到,只有宫廷内才可以享用,以满足君主欣赏享受的需求。

春秋战国之际,西施“脂以染唇,泽以染发,粉以敷面,黛以画眉”,吴王对其宠爱有加。由此可见,当时的宫廷的美容方式就是“脂泽粉黛”。

到了秦朝,继续沿袭周末的传统,重视面部美容化妆,从“宫中悉红妆翠眉”可见一斑。西汉时期,社会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在司马堆一号墓中,西汉初长沙国丞相的妻子陪葬品中也有香料、香囊、桂皮等,表明当时美容养颜术的研究使用已到达一定的水平,西汉惠帝时期,侍中也抹粉画黛,随着朝代的更替,面脂、面汤等已开始流行于东汉,同时兼容中外特色的美容化妆品也开始得到宫廷和贵族的青睐。

发展至南北朝时期,爱美护肤之风掀起一番潮流。其中当以南朝陈后主的爱妃张丽华举例说明。张丽华十分爱美,她的容貌最大特点是七尺长发,光可鉴人,眉目如画,被陈后主视为至宝。据《肘后方》记载,张丽华常用鸡蛋、朱砂结合使用敷面美容,主要用于改善面部发黑或者雀斑等,起到美容保健的作用,但朱砂内含有毒的硫化汞,久用对身体有危害。

自唐代“贞观之治”后,文化繁荣,爱美之风更为盛行。宫廷女性更为喜欢化妆,传闻唐玄宗还命令画工设计几十种不同的眉型,如鸳鸯眉、垂珠眉等,但唐朝人已不再单纯注重美容化妆术,还往养颜、调整皮肤生理机能方向发展,还取得不错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素有“药王”之称的孙思邈著有的《千金翼方》一书,明确提及治疗痤疮、雀斑、润泽肌肤等良方。相传武则天也用益母草等美容方保养皮肤,而她的女儿太平公主还用桃花粉、乌鸡血调和敷在脸庞上用,面色红润、皮肤光滑。

即便到了宋代,依然还在唐代美容秘方基础上发展,还制作出专门的珍珠膏。在宋朝的《太平圣惠方》一书中,收录了宋太宗时期大量的美容护肤方剂。但是宋代在美容这块不如唐朝开放,审美观偏向隐逸,面饰风衰退,但美容按摩类尤为重视。

元朝宫廷中特别重视牙齿的清洁美观,以在细节处维护外在形象,为此研制出不少牙药等,同样,那时期太医院在著作中也不忘收录很多美容化妆的良方。

明朝的宫廷美容术亮点就是在制作美容良方上原料的改善,大部分的美容方剂不含铅汞等重金属,有外用,有内服,既科学,又少副作用,惊叹当时的养颜技术,不得不赞。

到了清代宫廷,美容方法更为成熟,集历代之所成,合理筛选、补充,还注重饮食上的营养,形成了一套系统又独特的养颜美容健体术。慈禧太后就是很好的例子,她在美容上大下功夫,涂鸡蛋清在脸部,喷洒西桂汁在身上,吞服珍珠粉,用人乳沐浴滋润肌肤。

历朝历代的宫廷美容术真是大饱眼福,各种美容护肤品更是层出不穷,随着时代的发展,为后来的美容养颜护理技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不得不赞!

(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如果觉得《揭秘:中国古代宫廷到底用什么良方养颜美容(不得不赞)》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