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培养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策略探析

2023-01-2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2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在学业情境中对能否顺利完成学业任务的主观判断和自我感知,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的表现。学业自我效能感决定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面对困难的持久程度以及学习中焦虑或平静的程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习成绩提高和取得学业成就的关键因素。

一、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一)以往经验

学生以往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十分重要。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较多的成就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则普遍较高;相反,如果在学习时经常经历挫折,则学业自我效能感往往偏低。如果学生的学习挫折感得不到排解,就会降低学习兴趣,长此以往甚至会放弃学习。

(二)模范作用

学生的模仿对象往往是伟人、明星、父母、老师和同学等,其中,同学的模范作用影响最为直接有效。当学生看到成绩平庸的同学通过刻苦钻研取得好成绩时,他就会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同样能取得好成绩;相反,当学生看到勤学上进的同学没有取得好成绩时,可能会改变认知,从而降低学业自我效能感。

(三)情绪状态

大量研究表明,学生的情绪和生理状态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学生在长期压力较大(如中高考的升学压力)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情绪不稳定。当学生处于高焦虑状态时,往往不能正视自己的实际能力,容易产生难以完成学业的错觉,最终影响自我效能感。

此外,学生的家庭因素、期望目标、内外归因、社会价值等因素都会对学业自我效能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学业自我效能感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对每个学生充满信心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自我发展潜能,不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轻率的判断。这种判断不仅包括语言,也包括手势、目光等非语言。优秀教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无限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提高他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二)给予学生赞扬鼓励

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每个教师应该学习一些赞扬和鼓励的技巧,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给予学生真诚恰当的赞扬和鼓励,这对于培育学生积极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有着关键作用。但是,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不切实际的赞扬,这将会起到反作用。学生在没作出相应成绩的时候受到表扬,学生可能会觉得是在安慰自己,不会提高其学业自我效能感。

(三)根据情况介入干预

教师要摸清学生不良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原因,根据相应情况实施必要干预。如果不良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根源在于能力欠缺,教师必须借助适当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能力。如果根源在于学生不切实际制定了过高标准,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学业目标。如果根源在于学生的家庭教育过于严厉,导致学生自我效能感比较缺乏,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并及时介入。

三、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

(一)加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更要重视意志力、道德修养、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学生选取合适的榜样进行学习,在教学时穿插一些名人传记、抗疫故事,或在班集体中树立学习模范,通过典型事迹感染学生,通过榜样力量增强学习自信,坚定学习信念。针对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冲击,教师要定期与每一名学生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针对性做好心理疏导和日常帮扶,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坚韧阳光的心理素质。

(二)引导学生设置合适的目标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要因人而异,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量身定制”学习目标,激励他们通过努力去逐步实现目标,体会到成就感与自我价值感。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设置目标时,不要选择“尖子生”作为比对目标,应该选择以前学习成绩与之相当,但近来取得明显进步的学生。对意志控制能力较低的学生设置目标时,不要设置“尽量去做”“争取成为”等笼统目标,应该设置近期的、具体的目标,明确告诉学生该做什么、如何做,更容易让学生对照目标监控自己的学习进程。

(三)构建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

实践证明,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容易消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探索的意识,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业效能感。要着力构建“问题互动”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背景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在认知上冲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要着力构建“讨论互动”教学模式,科学分配上课时间,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思考讨论、凝练总结,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师引导、优化扩展,充分实现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作用。要着力构建“情景探索”教学模式,以“例题+问题+小结”的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自主学习,自主完成问题思考、资料检索、调查研究、实验操作、交流讨论等学习环节,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探索的导航者”。

(四)改革创新学生评价模式

各学校要坚持“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重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发掘优势、树立信心,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德育课程要注重将学生日常品行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形成激发学生动力的长效机制。体育课程要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课程考核体系,锤炼学生坚强意志。美育课程要将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一并纳入学业要求,全面增强学生艺术素养。劳动教育课程要建立劳动清单制度,在课程设计中明确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通过改进评价模式,进一步树立科学的教育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不断提升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

如果觉得《培养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策略探析》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