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不进补就吃苦 惊蛰万物生(吃啥有讲究)

2023-05-1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7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惊蛰#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被称之为“蛰”,而惊蛰就相当于你早上到点的闹钟,上天以雷声为号,叫醒蛰居的动物。

在沉睡了一个冬天后,动物们早已饥肠辘辘,此时出来活动第一件事就是寻找食物。

人喜欢吃的食物,动物自然也喜欢,所以平日里的食物要做好保鲜工作,防止虫蝇叮咬食物,放了几天的食物就不要再吃了,免得吃了拉肚子。

惊蛰过后,万物萌动,大到飞禽走兽,小到昆虫细菌,在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剧烈地活动着。人是脆弱的生物,稍微沾染些不干净,感冒就跑不了了。

因此,每当换季之时,我们要格外注意身体防护,吃一些补充营养的食物,每周坚持一定量的运动,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度过这段“最危险”的时候。

俗话说,惊蛰不喝银耳汤,春温感冒没人帮。

银耳性温,且十分滋补,在惊蛰换季这个节骨眼上,尤其适合老人和小孩食用。

相比于其他滋补品,银耳有一种“无言的伟大”,它润物细无声,不会对身体产生过多的负担。

市面上普遍流通的大多数是代料银耳,朵型巨大,价格低廉,作为滋补品而言,刻意追求平替低价实在本末倒置。

产自中国银耳之乡的通江段木银耳,遵循古法种植,八个月备产、四个月出耳,不速成,不催长,充分给予银耳自然生长的时间。

如今许多食物不再有过去的好味道了,比如番茄,又比如猪肉。当然,为了解决14亿人能吃饱的问题,利用现代科技和工业生产线,缩短食材的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也是无可厚非的。

可眼下我们正在打农业翻身仗,优质的国产农业资源应该得到发展和保护,在解决了中国人要吃得饱的问题后,还要解决吃得好的问题,而不是一谈起高端产品,就依赖于国外,始终被人卡脖子。

中国农业任重道远,每个人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就能聚沙成堆,滴水成海。

而今天,就让我们趁着惊蛰,喝一碗通江银耳羹吧!

如果觉得《不进补就吃苦 惊蛰万物生(吃啥有讲究)》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