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节食减肥(可你就一定瘦得健康吗)

2023-05-2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我们好像特别热衷于用“你最近又胖了”“这件衣服穿着显胖”“上镜脸这么圆,不做身材管理”等等包含肥胖的形容词来形容他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于是,很多本身并不胖的朋友陷入了自我怀疑,走上了节食减肥的这条路,为的只是瘦点再瘦点。

· 盲目节食减肥,小心患上厌食症!

事实上,很多盲目节食减肥的朋友,体重是处在标准维度内的。之所以会被他人评价所左右,源于一种“胖负面身体自我”,也就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维度的消极认知、消极情感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调控。

这种对自我身材的负面评价,会降低个体身体满意度,引发抑郁、自卑、身体羞耻感等心理问题或可能出现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暴食行为。

在患有进食障碍的群体中,女性远高于男性,青少年几率高于成年人,而厌食症是精神障碍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占到5%-20%,其中20%死于自杀,80%死于各器官衰竭带来的躯体并发症。

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24为超重,≥28为肥胖;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为腰部肥胖标准。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是能够改变进食选择的,也就是说,我们根据自己的直觉来进食。有的时候摄入的并不是自己生理需要,而是情绪需要,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很多抑郁症患者热衷于进食高热量食物来缓解不良情绪了。

饮食者的“负面情绪”和“摄入食物超过原本控制的边界而产生的破罐破摔心理”都是过度进食的诱因。

· 改变饮食习惯,调理肠道菌群,瘦要瘦得健康!

菌群失调会导致抑郁?不可忽视的6个肠道“求救”信号!

抑郁了可能不是大脑在作怪,而是它!

一个重度抑郁症康复者的自白:过去连续5年服药的我,靠做了这件事走了出来

在上述三篇文章中,我们有探讨关于抑郁症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调理肠道菌群有效缓解抑郁症症状,最终达到治愈。

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取决于多种原因,饮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饮食可以对肠道微生物产生重大影响,新的饮食习惯可以重塑肠道微生物群落,而且这些变化是协调的和可逆的。

比如补充含有益生元的食物。目前广泛记载在人体内具有健康益处的膳食益生元有乳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麦芽低聚糖。来自于蔬菜、豆类、谷物、坚果、水果、根茎类、海藻类等食物中的益生元,可作为很多肠道细菌的食物,促进益生菌增长,如洋葱、大蒜、香蕉、西红柿、十字花科蔬菜、麦片等。

除此之外,通过柔性辟谷也是有效调理肠道菌群的重要途径。

北京中医药大学张成岗教授提出“菌心说”学说,认为人体的饥饿感来源于共生肠道微生物菌群,而柔性辟谷可以通过科学地“喂饱”肠道菌群,减轻人体的饥饿感,使人们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主要为调整饮食方式,一日三餐均以1袋柔性辟谷饮料代餐,柔性辟谷期间,无其他五谷肉蛋奶类食物的摄入,正常饮水,每天饮水量3—5 L,正常工作和作息。具有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等优势。

通过柔性辟谷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消化吸收能力,有助于改善人体新陈代谢,轻体重、降低体脂含量、降低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望。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个体化干预,从根源上达到健康减肥的效果。

如果觉得《节食减肥(可你就一定瘦得健康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