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三国:嵇康的真正死因是什么(难道是被司马氏陷害吗)

2023-05-2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原创文/你不知道的趣味历史(每天垂直更新有关三国演义的原创作品,欢迎关注点击阅读也欢迎多多评论留下你的看法和见解)

嵇康,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人雅士,他精通音律,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嵇康字叔夜,身处曹魏。他思想超前,与当时的许多文人雅士经常聚在一起谈天论地,他们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的玄学新风,是当时非常有才华有思想的人,同时他还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他的事迹和作品都深深的影响着后人。

他精通音律诗文,创作风格清峻,还写有著作《养生论》和《嵇康集》等传世佳作。他的作品里通常会折射写实现实问题和时代矛盾,给后世思想提供很多的启发和想法。所以他是一个非常有文化,有才华的隐士,但他的下场是非常悲惨的。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嵇康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嵇康根据记载说嵇康和冀州牧吕昭的两个儿子关系非常的好,两个儿子中的哥哥因为窥窃弟弟媳妇的美貌,竟让偷偷给弟媳妇灌酒,强上了弟媳妇。

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弟弟吕安大怒,直说要去举报哥哥,还将这件事情都告诉了嵇康,嵇康知道之后对他说,你们两人都是我的朋友,现在发生这种事情,我也很难做,于是他只好跟吕安说,这种事情毕竟非常丢人,不如自家里解决的好,不要闹到官府去,要是把事情闹大了,对你们吕家的名声不好,还是不要去告发了。

吕安听了嵇康的建议之后,觉得确实嵇康分析的对,所以没有去告发哥哥,然而哥哥却觉得自己有把柄在弟弟手上,迟早有一天会对自己造成影响,所以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他就跑去官府告发自己的弟弟不孝,害的吕安反而被流放,而嵇康知道之后,心里悔恨不已,先是和他哥哥断绝关系,还狠狠骂了他一顿。

然后亲自前去官府说清楚情况,希望能还吕安一个清白,还甘愿自己来证明吕安,结果嵇康也被关进了大牢。但是嵇康在当时可是响当当的大名人,他一被抓,满城皆知,无数学士文人前来讨要说法,要求放了嵇康。

各路豪杰都前来帮忙,甚至还提出愿意和嵇康一同坐牢,事情闹的这么大,这当权人总得出来处理处理,当时掌控朝政大权的司马昭就出来看看怎么了,还不知道该怎么判处嵇康的时候,钟会跑来进言说着嵇康是一条睡卧的龙,要是腾空而起,那可不得了啊,你看他号召力这么强,以后必然会引起大乱。

于是司马昭担心嵇康会影响到自己,所以就杀了嵇康,嵇康就这样惨死,一代名仕,年仅40就早逝了,实在是集团间互相斗争的牺牲品。他处在了司马集团和曹魏集团斗权的关键事件,这种情况下是最敏感的时候,人也是最猜忌的,嵇康人拥有这么大的人气,但他也是站在曹魏这边的,如果他司马家想要谋权篡位,嵇康必然会跳出来反对。

当年嵇康的父亲就和曹操关系很好,经常关照他们家,而且嵇康还是曹家的女婿,他的妻子正是曹操的曾孙女,这样一个有名气,又和曹魏这么紧密相连的人,司马家必然是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来对付的。

而嵇康的死因,来源只是一件小小的家庭纠纷,实在是可惜,想那嵇康在临死前弹下的旷世之作《广陵散》,震动世人,广陵散作为中国音乐史上最著名的古琴曲之一,让人听了情不自禁会感到动容,广陵散中感叹道:"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嵇康才高八斗,才学闻名天下,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文人,他的创作一直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他的才华,他一生不攀附权贵,不巴结权势,一心潜修文学音律,却没想到被卷入政治斗争而被害死,最后留下那广陵绝响,令人动容。

我们会定期分享三国演义相关的原创文章,希望大家可以多加关注阅读,并留下您独到的评论和见解,您的喜爱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声明:内容来自你不知道的趣味历史原创,严禁转载洗稿)

如果觉得《三国:嵇康的真正死因是什么(难道是被司马氏陷害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