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核心素养背景下幼儿园教学建设的思考

2023-05-30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56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发展最为迅速、最为关键的时期,是养成教育的起始阶段。在学前教育阶段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其他教育阶段更具有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效益。由此,核心素养的培养毋庸置疑应从幼儿园教育开始,加强幼儿园教学研究是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核心素养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要素,它的培养和教学的变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本研究从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出发,揭示幼儿园教学活动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各方面存在的问题,采用文献法以及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与论证,最后提出教学建设的新指向,以期落实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现状及问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具体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开展、教学评价等方面。笔者通过搜索文献资料以及实践观察发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这将不利于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教学目标割裂幼儿发展的完整性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由“获取知识、生成能力、养成品格、学会方法”四个维度组成,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的而构成的教学目标系统,体现了教育的整体性发展。早期的学习和发展必须以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基础,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整体性。如果割裂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将会导致幼儿的畸形发展。在现实的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此类问题。如笔者在园里观察大班幼儿进行的体育活动——学做解放军。该活动目标为:学会原地踏步走;学会跟随口号向左、向右转,发展身体协调能力;掌握敬礼的姿势。从这些活动目标可以看出,该教学活动忽视了情感态度的培养。因为教学目标中没有提出让幼儿自主体验体育活动的感受,以及加强身体锻炼的意识。虽然是体育教学活动,幼儿的身体动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教师更应该意识到幼儿的体育活动属于健康领域。幼儿的健康发展指的是身体、心理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体育教学的活动目标要兼顾幼儿良好情绪情感体验的获得、体育活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良好意志力的培养等方面,这样才能将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二)教学内容脱离幼儿的兴趣和实际生活经验

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考虑幼儿兴趣,又要注重课程内容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这里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是指既要符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幼儿进一步的发展。教育来源于生活经验,幼儿园教学的内容也应紧密联系生活。基于幼儿生活和实际发展水平的教育内容更能引发幼儿的兴趣,产生情感的共鸣,维持内部的学习动机,从而促进幼儿有效持续地学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因为职业习惯,仅立足于自身生活的相关经验来选择教学内容。笔者在幼儿园实习中深有体会,如中班科学教育活动——宇宙概貌,教师的教学要求是结合图片资料向幼儿介绍简单的宇宙知识,让幼儿了解宇宙的概貌,结果班里大多数幼儿游离在活动之外,课堂教学出现失控。中班的幼儿,他们正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抽象逻辑尚未发展成熟。同时,该年龄阶段的幼儿生活经验不足,星象宇宙对其来说比较陌生,以此为活动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显然会让幼儿失去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科学领域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求在核心素养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两大要素中也要有所体现。科学精神的具体内涵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关于理性思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的科学领域提到,34岁儿童要喜欢探究,经常问各种问题或好奇地摆弄物品;45岁儿童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上述中班的科学活动,教学内容脱离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自然也无法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大胆猜测。

(三)教学过程问题突出

有效的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幼儿的学双方持续高效互动的过程。这需要教师拥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专业的教育教学技能,能够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学过程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核心素养在学前教育的落实。

1.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单一

在核心素养引领的教学中,“做中学”和“玩中学”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即教学游戏化。随着核心素养的全面实施,课堂形态可能会发生深刻变化。未来的教学将打破固定的课时安排,跨学科地开展面向真实生活的主题学习。但目前幼儿园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以及财力、物力,普遍采用固定安排的集体教学活动。集体教学活动作为当前我国幼儿园的主要组织形式,有其积极意义。一方面,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之间相互交流、模仿,可以拓展各自的社会经验,有利于幼儿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集体教学活动也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在集体教学中,幼儿通过与同伴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但是,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基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体现在学生的行动中,是知识、能力、态度等不同成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整合表现。可见,单一、静止、远离幼儿生活经验、违背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方式,是难以培养有核心素养的幼儿的。

2.教学过程中缺乏开放性提问

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提问上,教师合理的提问对幼儿具有启发、引导的作用。目前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学过程中提问过于封闭的问题,如笔者在幼儿园实践中观察到一节社会领域的课程——我爱爸爸妈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体会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学会用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爱。教学过程中,教师准备了教学挂图,挂图中是小宝的爸爸妈妈为他做的事,挂图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提问幼儿:“挂图中小宝的爸爸妈妈为他做了什么事?”“小宝的爸爸妈妈对小宝好不好?”这些都是封闭性问题,不利于扩散幼儿的思维,是无效的提问。提问缺乏新意将导致幼儿自主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核心素养无法落实。

(四)教学评价忽视幼儿的发展

1.注重结果,忽视过程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注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在幼儿园评价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要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教育评价也需指向21世纪素养,以检测和评估幼儿相关素养的发展,为课程与教学提供反馈与建议。笔者在实习中观察中班幼儿的绘画活动——小帆船,活动目标是让幼儿了解小船的基本结构,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先大致了解小船的基本结构,然后让幼儿基于自己的经验进行创作。活动结束后,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对比,简单评出优、良等级,并没有对每个作品进行细致分析。教学过程中与幼儿的互动较少,个别指导也不足。很显然教师只注重结果,忽视了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对于自我的突破。在绘画的过程中,幼儿是如何对小船进行认知加工的,审美的角度是怎样的,遇到了什么问题,幼儿如何解决的……。这都涉及幼儿抽象思维的发展,具有更高的教育价值,然而教师却忽视了。

2.评价标准单一

多元智力理论提出幼儿的智力类型是不同的,每个幼儿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幼儿的发展速度和水平都不同。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评价幼儿,应该根据幼儿自身发展水平准确评价每个幼儿,促进幼儿持续不断的发展。教师要多用纵向的比较,少用横向比较,保护幼儿的自尊心。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幼儿园教学建设指向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幼儿园教学建设,是在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前提下,把发展幼儿核心素养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根据《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要求,进一步明确各年龄段、各领域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加强横向领域与纵向年龄段之间的衔接与配合,动态生成一个指向儿童健康、全面、和谐、个性发展的教学体系网络。这将有力推动核心素养在幼儿阶段生根发芽,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可以从下面几个方向入手。

(一)教学目标统筹协调

核心素养在幼儿园落实,要求教师必须要有核心素养的意识。[2]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尊重、理解、接纳幼儿,以幼儿为中心,将幼儿看作完整的个体,在制定目标时不割裂幼儿发展的完整性。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首先在观念上转变,才有可能实现行为上的突破。目标是教育预期达到的结果,所以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将自己的核心素养观念贯穿其中,考虑目标的统筹协调,涵盖全面,促进幼儿完整地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也指出:实施《指南》应该把握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原则。可见幼儿的发展具有完整性。幼儿是情感态度、品格、能力知识、过程方法统一发展的整体,教育目标的制定应该涵盖全面。如语言教学活动,教师需要注意把握好目标的平衡,培养幼儿阅读、思考、表达的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阅读是与文本对话,思考是与自我的对话,表达是与他人的对话,三者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动态生成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策略指出:原生态的学习,即遵循学生发展的内在本能,给学生一些独立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直接面向周围环境,用原生态思维自由参与、自主探索。因此幼儿园教师在正确把握整体教育目标的基础上,要统筹活动中预设与生成的问题,基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灵活生成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内容,鼓励幼儿自主学习。幼儿具有自身的年龄特点:好奇、注意力易分散。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不可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活动中幼儿的实际反馈,那样会挫伤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从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寻找教育契机,尊重幼儿内在本能发展的需要。如户外活动中,幼儿突然对影子感兴趣,教师可以进行分析生成科学领域的活动——神奇的影子,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总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幼儿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敢于突破预定的教育内容,引导幼儿进行原生态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高效互动

1.丰富教学组织形式

《指南》中提倡的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将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创设真实、丰富、开放、基于幼儿生活的游戏与学习环境等教育活动方式,正是有益于培养幼儿核心素养的。因此,培育核心素养对于当前幼儿园教育活动方式的要求并不是变革,而是深化。幼儿园教学应当真正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一日生活皆课程等理念,转变单一的集体学习方式,倡导深度学习和协作学习,注重情境教学,珍惜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让幼儿在真实、丰富、开放、自主的情境中学习与发展。

2.合理提出问题

核心素养包括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其中关键能力中就非常注重思考能力的培养。幼儿思考能力的培养可以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引导。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协调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一定程度上表现在提问,所以教师提出合理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引发幼儿的思考、探索,能够深化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教师在设计提问时,首先要注意所提问题是否与主题相

关,不能为了追求新颖,而忽视主题的教育性。其次要注意所提问题是否在幼儿最近发展区内,不能挫伤幼儿的自信心。再次要善于抓住提问的时机,鼓励幼儿进行多角度思考,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最后要多倾听幼儿的想法,给幼儿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幼儿产生认知冲突或幼儿积极性较高时进行提问,然后在幼儿回答过后及时给予反馈,多表扬少批评,这样既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又能促进幼儿掌握学习内容。

3.合理设计教学情境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策略中关于情境化的策略对于幼儿园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形象性,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形象情境,促进幼儿思维的深入。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所以幼儿的学习依赖于一定的教学情境。幼儿对于色彩鲜明的事物、有趣的动画比较感兴趣,如肢体动作、彩色图片,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学情境的重要素材。如开展集体阅读时,教师可利用优美的语言、得体的肢体动作,营造生动的情境将幼儿吸引到阅读活动中去。同时,教师在情境教学中,要注重幼儿的直接感知、直接操作、亲身体会。如在角色游戏扮演时,可以让幼儿亲身体验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亲身体验会帮助幼儿更容易认同社会规则,从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四)教学评价多元合理

素养是一个人身上稳定的特质,包括知识和技能、行为习惯、态度、价值观以及其他心理品质,是会在一定的情境下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一种应对复杂要求的能力。核心素养催生着教育评价理念的革新。它要求教师不再以单一的标准去评判幼儿,而要关注真实学习情境中幼儿作为主动学习者和沟通者在建构意义时的全过程。评价是一种反馈,目的是为幼儿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即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不要只是以最后的结果来评价幼儿的发展。幼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他们爱思考、爱幻想,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操作方式,在活动过程中的任何突破,都是他们的进步。所以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幼儿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反馈,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过程性、叙事性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教师把握幼儿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结语

幼儿园的教学如何在培育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科学建构与组织,是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核心素养导向的幼儿园教学,其实就是以《指南》《纲要》为推手,培育幼儿的核心素养。因此,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充分理解《指南》和《纲要》中各领域的核心价值、教育要求和其中反映的幼儿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改善幼儿园教学活动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科学设计各领域的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中各要素有机统合,将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如果觉得《核心素养背景下幼儿园教学建设的思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