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曙光·专题)上海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成果系列报道——胡义扬名中医工作

2023-06-1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8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胡义扬,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入选上海市名中医,享国务院特殊津贴,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胆病重点学科负责人。曾获上海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的临床诊疗与研究。擅长于脂肪肝、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慢性肝病以及内科杂病的中医药治疗。临床强调病证结合,强调中医气血阴阳寒热虚实的辨证论治。注重肝脏疾病重在肝脾肾三脏,以及情志病变贯穿于肝病过程的特点。多年来致力于中西医结合肝病的临床诊疗、科研和教学工作,在临证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在中医对脂肪肝、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病因病机认识方面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理论体系。提出脂肪肝是肝脾肠同病,祛湿化瘀是脂肪肝的基本治法,认为正虚血瘀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主要病机。

2017年6月,胡义扬名中医工作室成立,在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上海中医药大学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领导下,工作室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建设4年多的时间内,团队整体实力明显提升,临床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及突出的成效。尤其自2017年以来,通过3年时间主编并完成了《中医肝脏病学》一书的撰写。该书组织了全国中医和中西结合肝病一线专家参与,全书约130万字,于2020年8月提交人民卫生出版社。围绕胡义扬教授治疗脂肪肝的经验方“健脾活血方”和“祛湿化瘀方”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新增课题8项,采用循证医学方法科学评价并明确上述经验复方的临床疗效,另围绕相关机制研究获国家重大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资助,进一步明晰药理机制和药效基础。工作室成立至今,发表论文39篇,获科研成果2项,各类人才项目4项,出版专著2部。为新药研发提供工作基础和理论依据。

△胡义扬教授查房及研讨

工作室成立至今,共培养胡义扬教授继承人7人,其中4人为副高级职称以上。通过跟师随诊、自我学习、医案资料整理等形式,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进一步系统整理和研究胡义扬名中医的临证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诊疗体系。3位留在团队工作的学生冯琴、彭景华、赵瑜为学术继承人。目前,冯琴教授已晋升为博士生导师、成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肝病专科分会脂肪肝学组成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上海市教委中医肝病创新团队秘书。她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或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青年或面上项目3项、参与申请发明专利7项(已授权4项);已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20篇;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彭景华副教授已成为上海市教委首届“晨光学者”,上海市卫健委“杏林新星”,上海市第十三届青年岗位能手,上海中医药大学“十大医务菁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近5年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17篇(SCI收录7篇)。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2完成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二等奖(第2完成人)各1项。她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赵瑜副研究员在学术传承期间新晋升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获上海市教委“晨光学者”,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四明学者”称号,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相关研究成果获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3等奖,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论文8篇。围绕经验方“健脾活血方”和“祛湿化瘀方”临床疗效研究各新中标上海市科委项目1项。2021年工作室申报国自然面上项目3项并全部中标。

承古拓新,勇于探索。在胡义扬教授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的临床诊疗水平、科研业务能力不断提升,整个团队呈现蓬勃向上的状态。为中医学术精华的传承及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胡义扬教授门诊情况:

周二上午:

中医内科特需门诊(曙光医院东院);

周三下午:

中医内科主任门诊(曙光医院东院);

周四下午:

脂肪肝专科主任门诊(曙光医院西院)。

原标题:《【曙光·专题】上海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成果系列报道——胡义扬名中医工作室:承古拓新,勇于探索》

【曙光·专题】上海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成果系列报道——胡义扬名中医工作室:承古拓新 勇于…

如果觉得《(曙光·专题)上海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成果系列报道——胡义扬名中医工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