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心理健康:换季管理好你的情绪健康

2023-06-07 分类:百科

TIPS:本文共有 27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做人除了要天天向上,更要懂得享受生活。为大家推荐心理健康:换季管理好你的情绪健康,精彩的内容需要你们用心的阅读。还在等什么快点来看看吧!

媒体报道了精神病人魏某将母亲绑在家里,并将母亲打伤,与警方对峙31小时的新闻,精神疾病引发的事件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确,自杀、酗酒、吵架、跳楼……一到春季,这些事件就多了起来。据精神科医生介绍,每年的3~5月份,精神病复发率约占全年的70%以上。人的情绪在春季波动较大,会出现情绪低落、疲倦、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精神疾病患者容易出现复发,家人应特别留意。

典型病例小伙子半夜找人聊天

小方是某公司的职员,一直寡言少语,可是最近,他一改话少的习惯,变得无话不说,同事觉得像变了个人似的。后来同事又发现有些不对劲,小方逢人就打开话匣,不管是熟的还是不熟的,揪住人就说个不停。尤其一看到领导,不管领导听还是不听,他总是意见一大堆,领导看见了他都是很无奈地躲开。小方还显得精力特别充沛,下班也不回家,经常在办公室里熬夜上网。“回到家里,他总是吹嘘炫耀自己,觉得非常有能耐。”他太太刘女士说,更没想到深更半夜了他还敲邻居家的门,要找人聊天,弄得邻居特别烦,到医院就诊方知患上躁狂症。

分析:躁狂症是情感性精神病的一种类型,其主要表现有三大症状。第一个症状是情绪高涨。第二个症状是动作明显增多。第三个病状是联想迅速。该病的高发人群为白领及大学生,一旦患病,学生会由于学习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下降而无法完成学业,不能顺利走上社会;而对于白领来说,其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各种社会功能都会因心境极度不稳而遭到严重损害,无法继续正常工作。但通过早期诊断和长期治疗,患者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减少复发。

关注气候多变疾病易发

精神病患者惹出的新闻屡见报端,我国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已经上升到13%。左右,人们开始广泛关注这种疾病。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由于春季日照和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影响人的情绪,一些小事赶上这个季节都会诱发情绪中的不稳定因素。即便对于大部分精神健康的人群,春天如孩儿脸般多变的天气也会使人们情绪波动较大,容易烦躁不安。精神病人的生理功能又较正常人为弱,因而春季是精神病容易复发的时期。

春季为何精神病高发?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江苏心理学会会员周正猷教授认为,精神疾病患者因为不能适应季节变化,或因家属在病人暂时好转的时候放松警惕,没有遵从医嘱擅自给病人减药、停药或换药,致使病情在春天反复。还有一些求职者,因严重受外界社会心理因素刺激,也容易在春季患上精神疾病,例如春季找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也算是高危人群,心理素质较差者也会因多变的天气出现情绪波动。学习压力大的青少年学生,处在青春期、更年期、产后和月经期的女性,以及追求完美者,性格较内向者等都容易在春天出事。

提醒“老病号”春天要复查

对于往年经常发病的精神病患者,周正猷教授告诫大家,在春天时节千万不可大意,一定要及时做好复查。因为春天是精神病老病号最容易复发的时候,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病人,一定要让他们尽快到医院做一次复查。医生告诫,如果你身边的人不爱吃饭、不爱说话,原本嗜酒、打牌如命的人也不喝酒不打牌了,出现莫名其妙的发笑,奇怪地走来走去等状况时,一定要引起家人的高度警惕。

除此之外,精神病人还需要长期服药,而药的分量相当重要。擅自加药或者减药都会导致病情变化,因此精神类药物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专家指出,家庭乃至社会的宽容、理解对精神病人来说是莫大的心理支持。

应对确保春天心情愉快

性格内向的抑郁者,应尽力改变自己的性格,多与人交流,适当地宣泄情绪。周正猷教授建议,天气好的时候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出去爬山、出门散步、晒晒太阳等都可以疏解不良情绪。工作压力大的人要注意劳逸结合,培养一些能帮助放松的个人爱好。求职者可以适当降低预期目标,但不是说不积极去寻找。

正常人发现自己情绪低落时,应注意转移不良情绪,郁闷时不妨听听音乐或参加户外活动,去踏踏青、打打球。此外,平时多采取一些找朋友聊天等减压的方式,遇到不愉快的事要学会主动回避,不要冲动做事。在情绪波动极大的时期,还可以安排一些出游计划,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确保自己能有一个愉快的心情。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也很重要,每天至少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当然也要避免睡眠过多。其次应注意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的食物,同时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金宁)

精神疾病如何家庭护理

监督服药在监督患者服药之时,应注意防止患者把药扔掉或压在舌下又吐出。另外,要注意观察药物中毒反应,一旦发现及时找医师处理。药物的更换和药量的增减,一定要由精神科医生来定。

安全防范因为患者的行为受精神症状影响,所以必须注意安全防范,时刻警惕。既防患者自杀又要防其伤人,特别对有自杀、他杀、自伤、他伤倾向者更应24小时不懈地监护,以免发生意外。

心理支持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应注意:第一,取得患者的信赖,不要有厌恶和遗弃情绪,这样患者才会合作、听劝导。第二,要学会观察病情变化,并能采用相应的措施,对狂躁患者要少交谈,保持患者安静。对抑郁患者要表情乐观、热情,多给安慰,以提高患者情绪,鼓励其战胜疾病。一般精神病患者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病,就不要过急地说他是精神病,不要讲他犯病时的表现,给患者以尊重,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

鼓励参与要鼓励患者多参加一些活动,如家务、劳动、亲友间往来、文体活动。这些活动都能促进患者精神康复,使患者精神逐步接近常人。一定注意不要采取隔绝的办法,这样只能加重病情。

延伸阅读:

日常急救小常识介绍

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很难避免,掌握一些急救常识是非常必要的。今天为大家提供日常急救小常识介绍,生活小妙招让你更懂得生活。在发生意外的时候如果你能够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物资做好应急处理,那么你就会为生命争取到时间。

日常急救小常识介绍 生活小妙招让你更懂得生活

酒精中毒

1、对于昏迷者,确保气道通畅。

2、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立刻将其置于稳定性侧卧位,让呕吐物流出。

3、保持患者温暖,尤其是在潮湿和寒冷的情况下。

4、检查呼吸、脉搏及反应程度,如有必要立即使用心肺复苏术。

5、将患者置于稳定性侧卧位,密切监视病情,每10分钟检查并记录呼吸、脉搏和反应程度。

炸伤

1、如果炸伤眼睛,不要去揉擦和乱冲洗,最多滴入适量消炎眼药水,并平躺,拨打120或急送有条件的医院。

2、如手部或足部被鞭炮等炸伤流血,应迅速用双手为其卡住出血部位的上方,如有云南白药粉或三七粉可以洒上止血。如果出血不止又量大,则应用橡皮带或粗布扎住出血部位的上方,抬高患肢,急送医院清创处理。但捆扎带每15分钟要松解一次,以免患部缺血坏死。

如果觉得《心理健康:换季管理好你的情绪健康》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