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有关“冬至”的3个民间俗语(隐藏着让你越来越健康的养生小秘密)

2023-07-13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7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明天,就到“冬至”了。

“冬至”,在我们北方俗称“冬节”,家家户户都有吃“饺子”的习俗。“冬至”,代表着真正的“冬天”来到了,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重要的一个。下面,我们来说说“冬至”的三个重要含义。

“冬至”的意思就是“入冬”

从“冬至”这天起,进入“一九”的第一天,标志着真正的“数九寒天”开始了。从“冬至”进九第一天,我们要多吃一些如“海参、羊肉、萝卜”等食材,这是我们进行冬季食补的重要一步。

相传,东汉年间的张仲景曾经在长沙为官。

这一年的冬天,张仲景告老还乡回到了老家南阳。适逢“冬至”节气,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一路上,遇到南阳的许多老百姓面黄肌瘦、衣不遮体,很多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张仲景老人家看到这些心里非常难过。

一到家,张仲景马上带领弟子们在南阳城东搭好棚子,用羊肉、辣椒等煮熟后,作为馅儿用面皮包起来,一个个包成“耳朵”形状,再一起炖煮制成“驱寒矫耳汤”施舍给受冻的百姓们。

服食汤水后的老百姓冻烂的耳朵很快就好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创立“驱寒矫耳汤”之恩,就形成了每逢“冬至”进九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来“捏冻耳朵”的习俗,以保温驱寒。

传到现在,就变成“十一月,冬至到,家家户户吃饺子”的习惯了。大家看,“饺子”的形状像不像“耳朵”呀!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句家喻户晓、非常流行的话,其实,正是“冬至”节气的“代言名句”,这里面有着非常深奥的天文地理学知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都知道,“冬至”这天正式进九,代表着“酷寒严冬”的到来。然而,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恰恰也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

也就是说,“冬至”这一天,天地之阴气达到最大值,而阳气也从这天开始慢慢上升,这就是《易经》里面讲的“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中有阳、阴中有阳”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深刻原理。

听到这些,大家可能有点蒙圈,讲一个历史小故事大家就明白了。

时光回到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一天中午,周公在大街上拿着一根竹竿在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忽然注意到在同一时刻,竹竿在太阳光照射下的影子长度不一样,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

于是,他开始每天拿着竹竿在同一位置、同一时刻测量影子的长度,一天一天地测量,足足测量了一整年。根据竹竿影子的长度,他首先测量出了影子最长的“冬至”和影子最短的“夏至”,所以说,“冬至”和夏至是“二十四节气”最先被发明的两个节气。

因此,在周朝的历法中,一阳始生的“冬至”一直作为新一年的开始,就和现在我们每年的“元旦”一样重要。

当然,周公所拿的竹竿只是我们的戏称,他测日影的工具正规名称叫做“土圭”,是一根长约8尺的标杆。“冬至”午时的日影长度是13.5尺,“夏至”午时的日影长度是1.5尺。

从“冬至”这天起,日影开始一天比一天短,而日光的时间一天比一天长了。“吃罢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就代表着:白天开始延长了,阳气开始上升了。

随着阳气的上升,我们这时候就要开始补肾壮阳了,这里的食材除了海参、羊肉、萝卜外,还有:虾、牡蛎、驴肉、鹌鹑等。

“冬至”代表天地阴阳之气的转变

从“冬至”开始,太阳光照每天大约延长2分钟,这就是所谓的“一天长一线”的时间。而其真正所代表的却是天地之间阴阳之气的转变。

《黄帝内经》曰:“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纪也。”

“春捂捂,秋冻冻”,这是一句我们生活中常说的话,其中的深意大家明白吗?其实,这句话刚好可以解释上面《黄帝内经》里的这段话。

“冬至”一阳生之后,阳气慢慢从大地深处开始向外发散,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是阳气向外发散最厉害的时刻;人体和大地一样都遵循这个自然规律,从“冬至”开始就要多加衣服,直到春天暖和了,也要慢慢减衣服,其主要原因就是让体内的阳气慢慢向外发散,让身体保持好阴阳平衡。

从“夏至”一阴生之后,阴气开始向外发散,阳气开始向内吸收;这时就需要少穿衣服,到了比较冷的秋天也要慢慢加衣服,让外面的阳气多吸收进体内一些,也是有利于身体的阴阳平衡。

阴阳之气平衡了,身体自然就健康了。

这是“冬至”代表的又一个有关健康的小秘密。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这里表现得非常真实、非常实用,对我们的健康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个“冬至”节气,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有趣的天文地理学知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这是古老《易经》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好好去挖掘。

如果觉得《有关“冬至”的3个民间俗语(隐藏着让你越来越健康的养生小秘密)》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