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养生先养德——再读《素问上古天真论》

2022-06-2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5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想要写点什么,却总是没有开始。以前读《黄帝内经》,觉得有些神秘。或许是因为所讲述的理论和我们现在所学的西方科学体系出入太大吧。现在再读,从医学上没什么收获,也许其他方面可以借鉴一下吧。

黄帝于我们而言属于上古时代。作为最高统治者,在《内经》中却推崇上古。上古的上古于我们而言,该是神话了。

追求长生,是人之常情吗?“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开篇便是怎么活得久,倒是很有诱惑力的。

世间之事,有道有术。“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岐伯从道入手,总算是先本后末。所谓道的目的,在这里不过是“形与神俱”。这和广成子的看法倒是一样。至于后来的性命双修,虽然有形有神,似乎还是缺点什么。俱,不光是都要修,还要合。阴阳归于混沌,混沌再分阴阳,这才是形与神俱。

法于阴阳,是基本的原则。和于术数是具体的方法。可以怎样法,怎样和,却不知道。而阴阳和术数,几千年来,也算是百家争鸣了。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这一切的根基。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似乎哪个时代的“今时之人”大都是这样子的。所以我们放纵的时候也可以不那么不好意思了。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虚邪贼风,现在多说是外感风寒。在这段来看,似乎还是以内因为主。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这有点像管仲之教齐桓公,纵情恣意,随心所欲。“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随心所欲,说得简单,却是大难。有几人知心是什么,心是何样,心有何欲?真的随心所欲,首先便要知心。每个人都有心,只不过这心在这欲界沉浮,早已不见了本来面目。所以知心难。知了心,在这红尘的波涛中,便升起超越无常的烦恼。又有几个人可以扛住而不再陷于欲海之中?所以所谓的修行大乐,其实本不是乐,而是超越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与恐惧。所以常人的苦便不算是苦了。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这才是随心所欲,并不是纵欲。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好一个“德”字。我是不建议将这个德理解为养生之道的。那样太狭隘了。养生先养德,求生先求德。我们古人的思想是朴素的,也是真实的。

“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先问长生,再谈子嗣,人之常情。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真人之道,都是从根本入手,天地阴阳精气神。肌肉若一,身体已完全随心所欲。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至人之道,已经落于有形。要和,要调,要去,要积,是有为之法。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圣人之道,在于顺,在于避。相比于至人,又落一层。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贤人之道,在这俗世之中奋力作为,劳心费力,又落一层。

如果觉得《养生先养德——再读《素问上古天真论》》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