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规律睡眠(健康未来)

2023-05-1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2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和有哉!”

这是距今4000多年前,传说尧帝时代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人们经常传唱的一首民谣。它反映了当时人们规律的起居,健康的生活。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人体通过睡眠可以保存能量、增强“废物”排出、提高免疫、促进发育和巩固记忆。但是人们长期熬夜、少睡就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慢性睡眠剥夺”现象。这是科学家为探究“人类为何要睡眠”而采用的一种临床睡眠研究方法,也就是说研究人员让健康受试者在有睡眠条件和环境的状态下减少一段时间内睡眠时长以观察其对健康和生活的影响。已有研究发现,“慢性睡眠剥夺”可使人白天瞌睡、精力不足、警觉性降低,情绪低落或易怒,工作、学习效率降低,人如同患上“感冒”样的难受。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慢性睡眠剥夺”的时间更长、程度更严重,那可想而知,它对健康的危害可能更大、更严重,甚至有增加猝死的风险。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规律睡眠,健康未来”,这个主题是为让更多人关注“规律睡眠”给未来健康和生活所带来的益处。

中华文明悠悠五千年,很多理念仍影响着我们今天的健康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中医“阴阳”思想根植于百姓的一种鲜明写照,与今年的世界睡眠日主题亦不谋而合。白天工作,夜晚睡眠,这好比一台手机的运作和充电过程。当通过“睡眠”状态充电满格后手机才能运作顺畅;而当手机电力消耗殆尽则需再次完成充电方可运作,否则就会出现各种状况。那从中医角度讲,白天人的清醒状态如同充电满格的手机,为阳的状态,夜晚睡眠状态如同手机的充电状态,为阴的状态,人体只有阴阳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时,人才能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反之则易患疾病。

您如果已经长期熬夜、少睡或日夜颠倒,并已出现一些睡眠和情绪问题,甚至有躯体的不适,怎么办呢?

· 1 ·

首要的是,即刻、马上停止这种状态,恢复正常的23点前睡眠,并设定起床时间,让睡眠保持在7小时左右(因人而宜,以白天精神状态为评判标准)。

· 2 ·

控制白天睡眠时间,尤其午睡,不建议超过半小时,尤其中老人年。

· 3 ·

白天规律运动,上午尤佳,不宜晚上。

· 4 ·

睡前4-6小时不建议饮茶、喝咖啡和巧克力饮品,勿过量饮酒和吸烟。

· 5 ·

睡眠时房间保持合适温度,尽可能避免声光干扰。

· 6 ·

不宜在床上玩手机、处理学习和工作事宜。(让床留给睡眠)

若经过一段时间调整,您仍有睡眠问题,那我建议您尽快就医,请睡眠专家为您支招了。“睡眠无小事,关系大健康”。虽然睡眠是人类与身俱来的“特权“,但现代生活往往损坏这一“特权”。为了未来健康,请规律睡眠!

专家简介

冯蓓蕾

神经内科(脑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科副主任、神志病专科负责人

研究领域:中医/中西医结合脑病、神志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擅长:睡眠障碍(失眠)、心身疾病(抑郁焦虑、高血压、糖尿病、头晕、头痛等)和记忆力减退、脑血管病和帕金森等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包括失眠和心身疾病的康复和中医体质调理。

门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专家门诊);周一下午(特需门诊)

原标题:《规律睡眠 健康未来》

如果觉得《规律睡眠(健康未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