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国十大海鲜产地(吃了这么多年海鲜你恐怕都不知道)

2023-05-21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352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众所周知,中国物产丰富,幅员辽阔,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而海鲜就是我们沿海人民习以为常的食物之一,中国的四大海域: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天气气候不同,各个地方所盛产的海鲜品种也有所不同,各地的海鲜口感也各有风味。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的十大海鲜产地,咱们就从北到南介绍一遍,排名不分先后。

渤海湾:

渤海的面积在中国四大海域中最小,只有约为7.7万平方公里,以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连线为界,近似于封闭性内海,洋流少而微弱,这也成了绝佳的海鲜“孵化场”。每到夏季,很多鱼虾洄游到此产卵时,便是海鲜最肥美和捕捞量最大的时候。

呈口袋型的渤海,被人们依地缘性分成了三块区域:北面的辽东湾、西边的渤海湾和南面的莱州湾,梭子蟹、对虾、小黄鱼和鲅鱼等是整个渤海最出名的海鲜,但除此之外,每块区域的海鲜也有自己的特色。

代表产地:

辽宁·大连

山东·烟台

闻名产出:海参、鲍鱼、虾夷扇贝、鲅鱼、梭子蟹、杂色蛤、黄蚬子等。

刺参:这里是世界公认的最好的海参产地,常年低温,盐分均衡,自然纯净的水质以及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使得生活在海底的海参生长缓慢,但也正因此,让它们体内积累了更多的氨基酸、多糖等营养物质,味道尤为鲜美。

皱纹盘鲍:产于渤海湾的鲍鱼。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海产八珍”之一。

海胆:很多人没吃过,最常见的做法是海胆蒸蛋,味道有点像加强版蟹黄,鲜得不像话。

梭子蟹:渤海湾梭子蟹以莱州的最为著名,梭子蟹和大闸蟹完全属于不同的味道,梭子蟹以鲜为主,大闸蟹以香为主。但是梭子蟹不像大闸蟹一样可以保存运输,出水以后很快就会死,死掉的梭子蟹在几个小时就会变空,肉质发散

黄海

黄海从胶东半岛成山角到朝鲜的长山串之间海面最窄,习惯上以此连线将黄海分为北黄海和南黄海两部分,北黄海面积约8.1万平方千米,南黄海面积约40.9万平方千米。黄海的西北部通过渤海海峡与渤海相连,东部由济州海峡与朝鲜海峡相通,南以长江口东北岸启东角到济州岛西南角连线与东海分界。

黄海南部海域的海底地势平坦,又有“黄海暖流”和“沿岸流”两股洋流常年在此盘旋,使这里形成了天然的优良渔场。但这里却不适合生长大规模鱼群,但虾蟹螺贝等海鲜尤多,像著名的“虾中之王”对虾、毛蚶的升级版魁蚶、“海蛎子”牡蛎都以这里出产的为上品。

代表产地:

江苏·连云港

闻名产出:小黄鱼、鲅鱼、黄姑鱼、对虾

小黄鱼:小黄鱼是中国的一种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中国东海、黄海和渤海海域,属暖温性近底层鱼类。小黄鱼富含蛋白质、糖、脂肪、钙、磷、铁、钾、钠、镁和维生素A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营养价值高

鲅鱼:鲅鱼学名“蓝点马鲛”,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以及朝鲜近海是其主要分布地。其体态光滑娇美,呈纺锤形,一般体长0.3~0.5米,最长可达1米,背部为蓝黑色,布满蓝色斑点,腹部为银灰色,习惯于紧贴水面浮游,尾鳍与背鳍通常露出来。鲅鱼有时还会跃出水面,鳞光闪闪,非常壮观。鲅鱼牙齿尖利,行动敏捷,生性凶猛,其流线型的身体使之游泳的速度奇快,经常成群追捕小型鱼类,其中鱼是它们最喜欢吃的食物。

东海

海是由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岛以及朝鲜半岛与日本九州岛、琉球群岛等围绕的边缘海。东北部通过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通,西南部通过台湾海峡与南海相连。广阔的东海大陆棚海底平坦,水质优良,又有多种水团交汇,为各种鱼类提供良好的繁殖、索饵和越冬条件。是中国最主要的良好渔场,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等。舟山群岛附近的渔场被称为中国海洋鱼类的宝库,这里是中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的所在地。

代表产地:

浙江·舟山

闻名产出:大黄鱼、带鱼、墨鱼

大黄鱼:体延长,侧扁,体长约40-50cm。金黄色。尾柄细长。鳞较小,背鳍起点至侧线间具8-9行鳞。椎骨25-27枚。平时栖息较深海区,4-6月向近海洄游产卵,产卵后分散在沿岸索饵,以鱼虾等为食。秋冬季又向深海区迁移。鳔能发声,渔民常借此估测鱼群的大小。分布于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为中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供鲜食或制黄鱼鲞等;鳔可制胶,已经有大量人工养殖。

舟山带鱼:全国首批海鲜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海鲜,舟山带鱼显著特征为眼睛为黑色,有鳞片且容易脱落,骨小体肥,背脊上无凸骨,肉吃起来更嫩。舟山带鱼营养丰富,蛋白质丰富,营养价值高,并含有其他渔场带鱼没有的DHA成分。舟山带鱼柔韧度高,托住带鱼中间,能挂到底,形成倒U字形。新鲜的舟山带鱼是可清蒸,且鲜而不腥,且无其他地方带鱼的大骨粒异物感,在海内外备受欢迎,被称为“世界上最好吃的带鱼”。

墨鱼:是舟山市四大经济鱼类之一,墨鱼可分鲜食、腌制或晒鲞,舟山渔场主场地嵊泗县的墨鱼鲞称之“螟晡鲞”,历来十分有名,为嵊泗墨鱼制品一大名优特产。

台湾海峡

台湾海峡,是中国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连通南海、东海的海峡。北起中国台湾省台北县富贵角与福建省平潭岛连线,南至福建漳州东山岛与中国台湾鹅銮鼻连线。这里寒暖洋流交汇,海水交换畅通,鱼虾种类多,是我国重要渔场之一。主要渔产有:鲯鱼、鲨鱼、鱿鱼、鲷鱼、鲔鱼、鲻鱼、虱目鱼等,其中鲯、鲔和鲨为这里三大渔产。

代表产地:

福建·宁德

福建·东山

闻名产出:东山小管、黄金带鱼、剑蛏、虱目鱼

剑蛏:剑蛏是霞浦特有的滩涂特色海鲜,与当地俗称的老蛏有着天朗之别。霞浦福宁湾是国内唯一能形成剑蛏采捕业的海区,其中尤以沙江镇沙塘村滩涂生长的剑蛏最为著名。剑蛏生长在滩涂泥土里,是种软体动物,介壳长方形、淡褐色,个小、肉味鲜嫩,蛋白质高,口感清甜,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市民群众和外地食客的青睐。

虱目鱼:虱目鱼产品广为大众喜好,整条虱目鱼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充分利用,虱目鱼鱼鲜肉细,营养价值高,适宜煎、烤、煮、蒸、炸、腌、烧等,有「状元鱼」之誉。除了一般鱼类烹饪的吃法以外,并且依虱目鱼生理形态上的特性,发展出极具乡土特色的美味。虱目鱼的EPA和DHA含量比鳗鱼更高,EPA及DHA是养生保健的重点,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血酸提高脑部资质,预防老人痴呆症现象的发生。

东山小管:又名小鱿鱼,俗称小管仔,柔鱼,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非常高,其富极高的营养成分,且脂肪含量极低。每年的七八月份,是东山岛的鱿鱼季,也是捕捞小管的好时候。由于小管的生活习性,只有在东山岛特定的海域才能捕捞到,这就是小管弥足珍贵的地方,是各地游客到东山岛必吃的一道特色海鲜。

黄金带鱼:黄金带”背脊呈金黄色,浑身通体白亮。是东海、南海交汇处闽南渔场捕捞的带鱼,肉质鲜甜好吃,自然价格也会比进口的带鱼高出不少。

南海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 ,该海域自然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领海总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为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

海中部海区和南部海区的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相似。中部海区共发现浮游动物757种和12个变种,其中也以桡足类最为丰富,共293种,以下依次为水母类148种,端足类88种,介形类76种,腹足类52种,其余如毛颚类、磷虾类等种数较少。

代表产地:

广东·汕头

广东·湛江

广西·北海

海南·三亚

闻名产出:生蚝、东星斑、马鲛鱼、龙虾、青蟹、金鲳鱼

湛江生蚝:生长在湛江无污染无公害的原生态海域中,养殖出来的生蚝肉鲜嫩肥美,口感极佳,爽、滑、甜,脆而无渣,是目前生态海鲜产品中唯一无人工投料养殖的。炭烧蚝在广东兴起,接着浙江、武汉也跟着流行起来,现在湛江生蚝名气已风靡全国。

东星斑:是一种较为昂贵的鱼类,头部细小,肉较多,而且颜色雪白,口感非常细腻,属于是广东人餐桌上的珍馐佳肴;

马鲛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产于东海、黄海和渤海,在南海以海南数万马鲛鱼簇拥形成巨大鱼群文昌铺前附近海域最为著名。

中国龙虾:呈橄榄色,产于广东沿海一带,体形较大,产量也较大;

波纹龙虾:色形均似中国龙虾,产于南海近岸区;

密毛龙虾:色形均同上两种,产于海南岛和西沙群岛

青蟹:作为穴居性水生甲壳动物,喜欢栖息于潮间带的泥沙海滩、红树林或沼泽地,白天穴居在洞穴内,夜间出来觅食。夏天喜欢在高潮带用步足支起身体,低温时则潜伏在泥沙中,仅露出双眼。自然环境中,青蟹主要以小型鱼、虾、蟹、贝等为饵料。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

金鲳鱼:鱼肉为白色,细嫩,鲜美可口,为南方沿海名贵海产经济鱼类之一。金鲳鱼是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栖息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区中。金鲳鱼体型较大,一般不结成大群,春夏季由外海游向近海,冬季又游到外海深水区。大的个体有5公斤~10公斤。金鲳鱼肉细嫩,味鲜美,为名贵的食用鱼类,唯产量不大,所以可作为海水养殖的对象

本地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觉得《中国十大海鲜产地(吃了这么多年海鲜你恐怕都不知道)》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