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直播回顾:聊聊哮喘的防治(还你健康的呼吸)

2023-05-2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69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全球哮喘患者至少有3亿,中国哮喘患者也已经超过4000万。虽然诊疗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仍有很大比例的哮喘患者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哮喘是怎样发生的?哮喘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预防哮喘的发作?一起来听听上海市同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玮琴医生是怎么说的吧。

(视频时长约53分钟)

直播内容精彩回顾

1、哮喘是怎么发生的?

哮喘是一种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多种细胞,以及多种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哮喘患者气道上皮下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浸润,导致气道黏膜下组织水肿、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纤毛上皮细胞脱落、杯状细胞增生以及气道分泌物增加。如果哮喘长期反复发作,可进一步引起支气管平滑肌肥大/增生、气道上皮细胞黏液化生、上皮下胶原沉积和纤维化、血管增生以及基底膜增厚,从而导致气道重构。

2、哮喘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典型的哮喘表现为突然发作或者加重的喘息、气急、胸闷或者咳嗽,也有患者单纯表现为胸闷或者咳嗽,大多与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发作时使用药物治疗后会缓解或自行缓解。肺功能检查往往提示可逆性的气流受限,表现为: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或昼夜pef变异率≥20%。

哮喘急性发作时程度轻重不一,偶尔有些患者在数分钟内就会危及生命。因此,规范的治疗对于哮喘的控制至关重要。

3、诊断哮喘后要怎样治疗呢?

1)部分患者能找到引起哮喘发作的过敏原或者其他刺激因素,通过脱离或者长期避免接触这些危险因素可以有效的防止哮喘发作。比如有些患者尘螨过敏,可以通过佩戴口罩等减少尘螨接触来减少哮喘的发作。

2)药物治疗是哮喘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控制性药物和缓解行药物。控制性药物是指长期使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气道慢性炎症,使得哮喘维持临床控制,也被称为抗炎药。其中,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控制哮喘炎症的药物。吸入是首选途径。缓解性药物是指按需使用的药物,通过迅速接触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

免疫疗法。对某种过敏原的脱敏治疗可以提高对该种过敏原的耐受性,当再次接触这种过敏原时,不再诱发哮喘发作,或者发作程度减轻。

4、吸入激素可以长期使用吗?有什么副作用?

吸入激素局部抗炎作用强,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所需剂量小,全身性不良反应少。主要不良反应为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念珠菌感染。吸入药物后应该及时用清水含漱口咽部,选用干粉吸入剂或加用储雾器后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因此,可以长期使用。

5、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需要长期服用抗生素吗?

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身体内由细菌、真菌等引起的感染,而从前面所讲述的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可以看出,哮喘的这种所谓的“慢性炎症”并非由细菌、真菌感染所引起,因此哮喘的控制并不能依赖于抗生素的使用。需要指出的是,部分哮喘急性发作由感染引起,此时服用抗生素有利于控制感染,尽快缓解哮喘症状。

6、哮喘不发作时可以停止用药吗?

哮喘治疗的目的是长期控制症状、预防未来风险的发生,希望通过治疗,患者使用最小有效剂量药物治疗或不用药物的基础上,能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此,建议哮喘患者规律随访,医生会根据近期的临床表现评估未来再次发作的风险,从而判断是否可以停药。

科室介绍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是一个诊疗技术全面、服务意识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科室,是上海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和上海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单位,国家pccm评审示范单位。在学科带头人金晓燕主任的带领下,特开展肺科专病门诊,常年承担长宁区肺结核病人定诊和随访。近几年,随着呼吸介入的发展,已成熟开诊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肺泡灌洗液二代测序等,结合当前检验科开展的x-pert、γ-干扰素释放实验,大大提高了的诊疗水平,更好的为肺结核病人服务。

预约就诊请关注公众号:

(配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供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王玮琴、陈甜甜

编辑:宣传科

上观号作者:上海市同仁医院

如果觉得《直播回顾:聊聊哮喘的防治(还你健康的呼吸)》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