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当三伏天遇上梅雨季 湿热难耐之时(饮食养生让你清新一夏)

2023-06-01 分类:养生资讯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先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国生产停滞,持续了大半年,直至今日依旧不大太平。

人祸未了,天灾而至,今年的雨水甚多,梅雨季节变得格外长,江南地区的雨就没有停过,时而细细簌簌,时而倾盆而至,天降暴雨,水灾不断,南方地区的洪涝灾害也不断上演。

在这阴雨绵绵的时节里,让中南部地区的人们浑身湿漉漉的,身上总是黏糊糊的,似乎总是提不起劲,天天神疲倦怠,工作也有气无力的。

如今梅雨未了,三伏已至,今年似乎没有了往常的干旱炎热,当梅雨撞上三伏,带来的闷热潮湿往往容易引发一些疾病,例如风热感冒,暑湿泄泻,中暑发烧,湿疹等。那么我们如何在这“超长”的梅雨季加上三伏天中,通过饮食调理,收获清新愉悦的夏日呢?

俗话说:“寒有三九,热有三伏。”

三伏天是处于小暑与处暑之间的日子,一般持续四十天,头伏十天,中伏二十天,末伏十天,而最热的时期在中伏,民间流传“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可见中伏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并且伴随着潮湿、闷热的日子。

“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也是中医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伏”也说明了这段日子宜伏不宜动,在这湿热难耐的时节里,做好一定的防护和调理是有必要的,下面就来看看如何通过饮食调理的方法,助你顺利度过三伏天。

我国古代在三伏天的时候就有着一套独特的食俗文化,古人一方面会饮用一些清凉的饮料来避暑,另一方面还举办“饮酒避恶”等习俗活动。

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三伏天不仅天热,湿气也格外严重,因为入伏以后,地表温度升高,加上夏季雨水较多,水分蒸发以后,使得空气湿度增加,弥散在空气中,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久而久之就容易湿邪入体,使脾胃运化失常,食欲不振,所以不仅仅要祛暑,也要同时除湿,通过清热消暑,祛湿解毒的食物可以很好的解决苦夏的难题。

三伏天的饮食需要掌握四个要点:饮食清淡,适食酸苦,多吃瓜果,健脾祛湿。

夏季温度高,人也没什么胃口,辛辣的食物反而会更加燥热,引发心火旺盛,烦躁焦虑,所以可以适当吃一些酸苦开胃的食物,例如番茄、苦瓜等清火的蔬菜,可以试试番茄炒鸡蛋,苦瓜酿丸子,都是十分不错的家常菜,而大热的羊肉牛肉就要少吃,否则火上浇油,容易上火。

清蒸、凉拌、快炒是三伏天常用最佳的烹调方式,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蔬菜中的各种维生素,对健康也十分有好处,除此之外,适当的加一些醋、葱、姜、蒜、芫荽和芥末也可以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夏季由于出汗较多,所以需要时刻的补充水分和钠、钾、镁等微量元素,汤茶饮料和水果都是很好的选择,例如冬瓜虾仁汤利水渗湿,百合绿豆汤清热解暑,同时也可以喝一点绿茶和红豆薏仁茶促进排湿,水果可以有效的补充夏季因为出汗丢失的电解质,还可以补充维生素,适当的吃一些可以解渴生津,还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西瓜,桃子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夏季天气炎热,尤其是入伏以后,湿热难耐。

对于降温解暑的迫切需要,人们习惯性的喜欢吃冰的食物,冰淇淋,冰棍,冰饮料成了家常便饭,但是这些人们所偏爱的冰的食物却会给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太过冰凉的食物虽然能够让人觉得凉快,觉得吃着很爽,殊不知吃过以后会引起脾胃的反抗,腹痛腹泻便找上门,让你十分难受,久而久之还可能引起慢性胃部疾病,得不偿失。

特别女性朋友们要注意少吃冰凉之物,如果贪凉,可能会带来痛经以及子宫疾病,还可能对生育造成影响。所以要少食寒凉之物,切忌贪凉,不能图一时口快影响了健康。

掌握合适的中医食养让你在这个湿热的三伏天清爽一夏~

如果觉得《当三伏天遇上梅雨季 湿热难耐之时(饮食养生让你清新一夏)》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扩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