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藏御堂讲健康丨我要怎么做(才能防止爸妈被骗)

2023-06-0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4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亲爱的藏御堂家人们晚上好,今天给带来的是日常生活中,哪些电信网络诈骗比较常见,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该如何防止爸妈被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给父母置办一件“智能”手机早已不是难事。

给父母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留了“可乘之机”。

2018年11月,家住柳州鱼峰区乐群路91岁的廖姓老人,突然接到一个自称是检察院工作人员的电话。

对方称其涉嫌一个金融案件,有人用他的银行卡在做违法事,老人听到后,惊慌不已。

对方说,如果要证明清白需要冻结他的账户,之后再把钱转回给他。

老人相信了对方的说辞,于是按照对方的要求,瞒着家人前往银行将卡里的36万元转到了对方账号上。

之后,家人发现异常,立即报警。但老人这一辈子的存款,已全部转了出去。

也许有些家人觉得这样的事情离我们很远,但是对于信息滞后、上了岁数的父母来说,却很容易“重蹈覆辙”!

所以,我们应该让爸妈提前了解一些诈骗手法,才能防患于未然!

一、常见的几种诈骗手段

1、以孩子出事为由

诈骗分子专挑些子女常年在外的人下手,用拨打电话的方式通知我们的父母。

说子女正在“遭绑架”、“在外惹事”、“运动受伤”、“发生车祸”等虚构情节,以骗取高额的医药费、保释费等。

这类骗子抓住和利用了部分父母对子女的牵挂之心、关爱之情。

仅凭“连蒙带骗”的吓唬、巧舌如簧的解说的场景,来增加诈骗信息的说服力和诱骗性,从而引诱父母上当受骗。

遇到这类情况,应该让父母和子女取得联系,尽可能的多联系几位子女的同伴、同事等。然后立即报警,杜绝一切转账、汇款。

2、以中奖为由

这类不法分子总是以各种“年会”、“周年庆典”、“特殊会员”等方式,想方设法让我们的父母相信自己是中奖“幸运者”。

或者以免费送礼物,让交个人所得税等理由,欺骗父母先交一定的押金,骗取钱财。

这些人利用上了年纪的人,思维较为缓慢且大多都是独居的特点,一而再、再而三的“糖衣炮弹”的“诱惑”。

让父母毫无招架之力,从而被骗取大量的钱财。 遇到此类情况时,一定要和亲人商量,调查清楚是否参与过这类抽奖、庆典活动,对方的信息是否靠谱。

如果反复让你缴费,那就要立即止损,马上报警!

3、扫码领福利为由

这类骗子会在小区里租借场地,宣传扫码免费赠送大米、食用油、面条等颇受老年人喜爱的东西,引诱扫码领取,并且邀请自己的同伴一起领奖。

扫码后会让爸妈下载不明来历的app,或者是让爸妈直接输入自己的相关信息,如身份证、银行账户、密码等。

有些父母节俭了一辈子攒下的钱,就因为一顿“免费的午餐”全都付之东流,如果不法分子手脚快一点,这些钱可能就一辈子都追不回来了。 平时看到这种小便宜,千万不要轻信。

尤其是要提防输入,银行卡密码和莫名的验证码,防止被骗。

4、以公务人员为由

骗子们十分嚣张,自称是“公检法的公务人员”,直呼姓名,恐吓我们的父母收到了“红头文件”要进行逮捕,需要高额保障金自证清白。

一些父母被吓的丧失思考能力,也不敢也子女商量,就白白送上自己的毕生积蓄。

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或者网络进行办案调查,不存在“安全账户”或“核查账户”。

更不会通过电话、网络通知涉案人员核查资金、转账汇款等。

若收到这类电话,一定要和家人多商量,有疑惑可咨询附近公安机关,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5、以打疫苗为由(新型)

这是近期出现的新骗局,骗子群发虚假疫苗预约短信。

短信中的链接可能暗含钓鱼网址,点击后或要求填写银行卡账号、密码等重要信息。 我国实施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切勿轻信来源不明的预约信息或要求付费的接种通知。

二、为什么骗子专挑老年人下手?

1、缺少关爱的老人更容易被骗

从骗子惯用的手段,不难看出此点。这类骗子一般都是选择独居或者与子女聚少离多的老人下手。

他们惯用套近乎,关心老人的饮食起居的手段,如果老人缺少关爱,会对这类人产生强烈的信任感,从而受骗。

2、贪小便宜心理

大部分老人勤俭持家,骗子抓住老人节俭的心理,施以小恩小惠,获得老人的信任,进而推出骗局进行欺骗。

3、对相关知识的不了解

现在科技发展的快,很多老人可能对一些高科技并不太了解,对于天花乱坠的描述会难以辨别真假。在电子产品使用时,也会受到一些言论的误导。

总的来讲诈骗分子都是相同的套路,为的就是转账、汇款,或者骗取你的个人信息,从你的账户上取走大笔的资金。

所以,面对五花八门的骗术,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呢?

三、建立防诈骗的心理

1、不要贪图小便宜

要克服贪欲的心理,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或“不劳而获”的念头。

世界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你出钱的时候,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儿,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送出去。

2、提高法治意识

平时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内黑板报、宣传栏、标语等宣传,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法,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

3、远离可疑人员

现在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时表现得很热情,此时有的人就容易放松警惕。

在此提醒父母,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过于亲热,以免上当受骗。另外,独自外出时不要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4、不要轻易动钱

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鬼话,自己拿不定主意时,找亲人、孩子或找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

向他们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商量对策,需要报警时要坚决报警。涉及到转账、汇款、输银行信息、密码等情况,一定要谨慎。

其实,很大一部分父母在面对突如其来的“诈骗故事”时,心里都是忐忑不安的。

但是很多为了不麻烦、不打扰自己的儿女,没有做到及时止损,从而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在父母的眼里,我们已经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了,所以更不想让我们因为这些“小事”烦心。

还有一些父母就算知道自己被骗了也不想承认,因为儿女的态度让他们觉得很难受,父母也不想在儿女的面前“丢人”。 真心希望我们做儿女的,能尽量多陪一陪父母,如果不生活在一起,平时多打一打电话,问问他们的情况。

就算父母被骗,也不要急着“教训”父母,陪他们一起寻找解决方法,相信法律,尽可能的将损失减到最低。

如果觉得《藏御堂讲健康丨我要怎么做(才能防止爸妈被骗)》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