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这些流传百年的经典川菜(哪一款才是现代人的最爱呢)

2023-06-0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7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川菜,一直都是以风格多样,味型多变著称。并且一直与时俱进,任何新鲜食材或者调味料,一旦出现,往往是被川菜率先使用,使得川菜的变化多端,才有了“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名头。

但是一些经典的川菜,现在已经流传近百年,或者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至今都保持着老四川的传统味道。不清楚这些流传百年的川菜,哪些才是现代人的最爱呢?哪些才是现代人最喜欢的味道呢?

广汉金丝面

金丝面起源于四川广汉,有百余年的历史了。这个面非常细,可以说细如发丝,细可穿针。厨师圈里有这么一句话:“百姓要吃金丝面,我们就要流身汗。”这是因为制作广汉金丝面有道特别的工序——坐杠,即厨师坐在长达2米的粗竹竿上不断地轻轻弹跳,通过自身体重,让竹竿反复按压面团。坐杠是制作金丝面很关键的一步,可以使做出的面更光洁,口感更爽滑。

金丝面的面条不含水,遇火就能燃烧。金丝面除了面好以外,更重要的是汤好。金丝面高汤的鲜味源自食材本身。汤清面细,色泽金黄,入口爽滑,上图这就是一碗正宗的广汉金丝面。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原本只是小吃,现在已经传了8代了。陈麻婆豆腐始创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开创于成都外北万福桥边,原名“陈兴盛饭铺”。此菜大约在清代同治初年(1874年以后),由老板娘陈刘氏所创。因为陈刘氏脸上有麻点,人称陈麻婆,她发明的烧豆腐就被称为“陈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麻、辣、鲜、香、烫、、嫩、酥,将川菜麻辣味型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如今,麻婆豆腐远渡重洋,在世界各地都是美名远扬。从一味家常小吃一跃而登上大雅之堂,成了国际名菜。

太白酱肉

一到秋冬时节,成都的主妇们就会开始做酱肉。酱肉属于腌腊制品,无需窖藏。它选料精细,制作考究,集肉香、酱香于一体,而带江草堂的研制的太白酱肉更是其中的翘楚,号称“赛火腿”。

带江草堂原名三江茶园,由四川简阳人邹瑞麟先生于1937年创办。这家饭店自创办至今都在同一个地址——成都三洞桥头。郭沫若先生在此品尝后,曾题诗曰:“三洞桥边春水深,带江草堂万花明。烹鱼斟满延龄酒,共祝东风万里程。”太白酱肉是带江草堂的特色菜,很受客人的欢迎,每年11月底、12月初,带江草堂整个店里挂的全是太白酱肉。酱肉集肉香、酱香于一体,肥肉看上去油亮香醇,却不油腻。

干烧鱼

提起四川内江人张大千,人们首先想到他是国画大师,事实上他还是美食家、烹饪大师,徐悲鸿在《张大千画集·序》中称他“能治蜀味,兴酣高谈,往往入厨作羹飨客”。他甚至还创造了大名鼎鼎的大千菜系。比如大千鸡块、大千红烧肉、大千酿豆腐等等,都是知名好菜。

大千干烧鱼是大千菜系的招牌菜之一。张大千长女张心瑞介绍说:“大千干烧鱼源于祖母烧制的豆瓣鱼,后来由父亲加以创新而成。”现在干烧鱼是四川地区的传统名菜,味型是咸鲜味。干烧鱼颜色红亮、味道咸鲜、带辣回甜,是鱼类菜中的上品。

陈皮牛肉

陈皮牛肉这道川菜中的传统名菜就是以药材为辅料入菜的。陈皮牛肉起源于清朝末期,属于陈皮味——由传统川菜味型中的麻辣味演变而来。陈皮是一味味苦性温的中药,有理气和中、祛湿化痰的功效。在料理肉类菜肴时加入陈皮,可以去腥除腻,更可提香。

传说,陈皮牛肉最早就是由川菜大师黄敬临所创。当时朝廷派官员出差,一路上,总要带点东西佐酒、下饭,而且又要对身体有所补益。黄敬临便动脑筋用各种佐料做成了“陈皮牛肉”。这个菜色质深褐,味辣,并且能放一个较长时间而不变味。久而久之,陈皮牛肉就成了四川人桌上的佳肴。在许许多多的各地名菜中,用佐料最出名的也当数川菜的陈皮牛肉最正宗。

冷吃牛肉

吃在四川,味在川南。川南自古以来是富庶地区,因受战乱影响较少,这里的人对味道的追求,是相当极致的。冷吃牛肉是自贡人民在制盐过程中发展出来的一道名菜,迄今已有百年历史,非常追寻味道的精美。冷吃牛肉最大的特点就是“绵香”,一根一根的牛肉条,慢慢地撕着吃,越吃越香,越吃越想吃。

川菜的精髓就是,不论食材多简单,只要配合恰当的烹饪方法,就能做出极致的味道。冷吃牛肉是把牛肉先卤后炸再跟干辣椒混合炒制,放凉后食用的,可以作为零食或者下酒菜。它属于热制冷吃,要做好并不容易。选料要精、做工要细、火候要当,才能做出口味纯正的冷吃牛肉。这道菜,好多川人入冬的时候,经常和腊肉、香肠一起制作。

蒜泥白肉

蒜泥白肉历史悠久,是川菜中很经典的一道凉菜。当年成都的竹林小餐有三大名菜:罐汤、白肉、冒节子。其中,蒜泥白肉不但传承下来,还走向了全球。现在是川菜23味中蒜泥味的经典菜式,它的回味还有甜。它的甜味来自原料中的红酱油。这种酱油在市场上买不到成品,完全靠川菜师傅在烹饪中自己调制,像钟水饺、红油鸡块、甜水面都会用到红酱油。

晚清时,“白肉”、“春芽白肉”则可以在傅崇榘写的《成都通览》所记成都街市餐馆食品中看到。抗战时期,郭沫若、徐悲鸿、廖静文、白杨、秦怡、张瑞芳、金山等名优艺术家均汇集于成都,当时他们在工作之余便不时聚会于竹林小餐,这“竹林小餐”虽是民间餐馆,且规模不大,但该店却自有吸引顾客趋之若鹜的拿手绝招,依靠特色各异的风味菜品引来众多客人,其一就是“蒜泥白肉”。

回锅肉

最后这一道回锅肉,压轴!实际上许多川菜菜谱的开篇,都是详细地讲解回锅肉的。它在川菜里的地位非同一般。在四川,几乎家家都会做这道菜,但是要炒好却是很不容易。甚至对于它的制作细节方面,许多川菜大厨都是意见不一。可见这道菜的在川菜中地位有多么的重要了。

至于它的起源,也是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起源于清末,由一位翰林发明;其二是宋代就有了,但是最早的文字记载却是出在明朝。明人宋翊《竹屿房杂部》这样记载:“油爆猪,取熟肉细切脍(切片),投热油中爆香,以少酱油、酒浇,加花椒、葱,宜和生竹笋丝、茭白丝同爆之。”除了调味料的差异,其形制是和现在的差不多了。

所谓回锅,就是需要进行二次烹调的意思,制作回锅肉需要将“二刀肉”放入锅里煮后再下炒锅炒至呈灯盏窝状。按照传统记载,烹制回锅肉必须用到甜面酱,甜面酱在菜里起到解腻的作用,可使肥肉吃起来香而不腻。但是现在家常的做法,使用郫县豆瓣就ok了!

川菜的历史源远流长,西汉末年开始是初具规模,从东汉到唐末,几经变化,宋代开始定型,并影响中原,明末清初,开始走向口味多变的特色,民国初年,逐渐繁荣,历经百年之后,现在已经成为最大众的菜系了。没有哪一个中国人敢说,从来没有品尝过川菜,川菜的影响力,是其他菜系不能比拟的!但是,经典的就是经典,比如上述八道川菜,从定型以来,一直保留了其原有的风味。

但是不清楚,这些风味,哪些才是现代人最喜欢的味道呢?朋友们,不妨在讨论区留言!

(文中所用图片部分来自网络,有版权需求的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由浪漫的何必问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如果觉得《这些流传百年的经典川菜(哪一款才是现代人的最爱呢)》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