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乐健康 |(明天入伏 现在看这份“冬病夏治”攻略还来得及)

2023-06-15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0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7月11日,将进入三伏天。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其中7月11日至20日为头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也是我国中医传统特色疗法“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对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

什么是“冬病”?

“冬病”的概念较为宽泛。所谓“冬病”,并不仅仅是指在冬季发生的疾病,而是指人体感受外来的风、寒、湿过重,或者过度地受风、贪凉、饮冷,导致体内寒饮、痰湿积聚不散,损伤人体的阳气,从而出现各种类型的疾病,如虚寒性哮喘、慢性腹泻、寒湿性骨关节病、痛经等。到了冬季,天气寒冷,阴寒较盛,这类疾病往往诱发或者加重。

为什么夏天可以治“冬病”?

中医经典《素问·四气调神论》中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就是春夏之季应当顺应自然,补阳养阳,散寒祛湿。“冬病夏治”其实就是借助夏季自然界阳气充足,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达到“以热驱寒”“温阳补虚”的作用。

夏天的三伏天是自然界温度最高的时候,这对于人体,尤其是那些阳虚或者有寒邪潜伏在体内的人,是中医调理的最佳时期。用一些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来刺激穴位、经络,以在这个季节更进一步提高人体的正气,使人体潜伏的寒邪驱逐出去,那么到了秋天、冬天,人体的抗病能力就增强了。

穴位贴敷最常见

在三伏天进行穴位贴敷是最常见的一种“冬病夏治”疗法,因其适应人群广泛、操作相对简便、有一定效果而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三伏首日,去医院贴敷的人通常是最多的。其实,并不一定要在入伏首日去贴敷,错过几天再去也没关系,只不过大家有这个习惯赶着点来,这样日子也好算。通常要每伏连贴3天,每天1次。

贴敷期间的饮食应清淡,应慎食海鲜、牛羊肉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肥甘滋腻及冷饮、冰冻食品,少喝酒、少抽烟。

并非适用于所有人

“冬病夏治”并非适用于所有人,还需要临床医生做一个评估。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例如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类疾病的,要先控制住基础疾病,再考虑贴敷;而一些特殊人群,包括孕产妇、婴幼儿、皮肤过敏者、疤痕体质者、支气管扩张症人群等则不建议贴敷。此外,平素有湿热、阴虚、火热的人群也不适合进行贴敷,误用之后容易出现各种上火的症状。

全国头伏热力地图

(来源:中国天气网)

伏天不要过度贪凉

贪吹空调凉风——颈椎对着空调吹,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此外,每年夏季因为直吹空调造成面瘫的人也不在少数。

贪吃冷饮——天气炎热出汗较多,如果迅速、大口喝冰镇饮料,忽然过冷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容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贪洗凉水澡——夏季出汗后,毛孔全张开着,这时候再用凉水一冲很容易感冒。此外,在凉水刺激下,血管迅速收缩,还会引起血压上升、心脏供血不足等情况,尤其是有高血压的老人。

(来源:健康时报)

苦夏吃点“苦”

“苦夏吃苦夏不苦”,夏天的真味,还数时令“苦”味,我国自古就有夏天“吃苦”的传统。

苦瓜、苦菊、芹菜、茴香、香菜、萝卜叶等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因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是夏日去火的首选。但是老人、小孩脾胃多虚弱,故不宜过多食用苦味食物;患有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大便溏泄的病人,也不宜食用苦味食物。

(来源:新华网)

伏天防暑袪湿多吃瓜

1.丝瓜炒鸡蛋

材料:丝瓜一条,鸡蛋两个,葱及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鸡蛋打散,调味备用;丝瓜去皮切块,焯水后沥干备用;起油锅,先炒好鸡蛋后盛出,再将丝瓜炒熟后加入鸡蛋,适当调味、加葱花翻炒,即可起锅食用。特点:清暑祛湿。

2.黄瓜柠檬水

材料:黄瓜一个,柠檬数片,纯净水、蜂蜜适量。

做法:黄瓜洗净刨成条,柠檬洗净后切成薄片;把切好的柠檬片(也可适当加点柠檬汁)和黄瓜条一起放入杯中,倒入适量纯净水浸泡,还可适当加点蜂蜜调味。

特点:清热补水。

3.苦瓜炒牛肉

材料:苦瓜一条,牛肉250克,蒜及适量调味品。

做法:苦瓜切片,牛肉切片调味,蒜切成末;起油锅将牛肉炒至七、八成熟,装盘备用;苦瓜炒熟,加适量盐调味;倒入牛肉片,稍加翻炒,即可出锅。

特点:苦瓜清热,牛肉补中益气,既可口又营养丰富。

(来源:广州日报)

2021年医改工作重点任务是什么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将主要围绕4个重点开展深化医改的工作:一是进一步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二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三是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四是统筹推进相关重点改革,形成工作合力。

3支水光针里可能只有1支是正品

据《法治日报》报道,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水光针针剂正品率只有33.3%,也就是1支正品针剂背后通常可能伴随着至少2支非法针剂的流通。水光针主要成分是玻尿酸,作用是补水保湿,一剂水光针的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当消费者使用非正品水光针或自行注射水光针时,很容易导致皮肤溃烂,甚至导致血管栓塞、眼睛失明等悲剧。

工人日报客户端《乐健康》第91期

原标题:《乐健康 | 明天入伏,现在看这份“冬病夏治”攻略还来得及!》

如果觉得《乐健康 |(明天入伏 现在看这份“冬病夏治”攻略还来得及)》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