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中医有6大安眠穴 7大入睡粥(吃一碗 按一按睡得香)

2023-06-2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49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不寐,即一般所谓“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不寐的证情不一,轻者人寐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可整夜不能人寐。

在古代文献中,亦有“不得卧”或“不得眠"及“目不瞑”等名称,《素问·逆调论篇》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记载,《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中有“虚劳虚烦不得眠"的论述。不寐一证,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兼有头痛、眩晕、心悸、健忘等证。不寐多见于西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等。

【病因病机】

不寐的原因虽多,但总不外虚实两种,《景岳全书.不寐》曰:“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有邪者多实,无邪者皆虚。"

实者,多因气郁化火,扰动心神,胃中不和,痰热内扰;虚者,多因阴虚旺,心肾不交,思虑过度,内伤心脾,以及心胆气虚,神摇善惊等,均可影响心神而致不寐。

原因虽多,总与心脾及阴血不足有关。

【主症】

不寐的不同临床表现,与其病因、病情轻重、久暂有关,轻者少眠或不眠,重者彻夜不眠,最常见者为入睡困难。如不寐兼有性情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小便黄,大便秘结者为肝郁化火;兼有头重,胸闷痰多,恶食嗳气,苔黄腻,脉滑数者为痰热内扰,兼有心烦,心悸,头晕,耳鸣,腰酸梦遗,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者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兼心悸健忘,神疲肢倦,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者为心脾两虚;兼有多梦易惊醒,胆怯心悸者,属心胆气虚。

【转归及预后】

不寐一证,虽有虚实两证,但两者可互相转化,或实转虚,或虚中夹实,或由一脏腑的病变

转变为多脏腑病变,因此,病情迁延。

本病的预后一般良好,其实证病程短,病因单纯,治疗效果较好,其虚证及虚中夹实者,则病程长,而且病情易反复,治疗效果欠佳。

【康复保健】

(一)精神调养

不寐属于心神的病证,“心者,神明之主"。因此,本病要注意精神方面的调养,凡因过喜、怒、忧、思、悲、恐所致的不寐,都应帮助解除其思想紧张及疑虑,使之心情舒畅,心神得宁,正如《奇证汇·心神》中指出:“神情之病,思想气结也,药难独治。"《类经·脏象类》也指出:“人身之神,惟心所主一一是以心正则万神俱正,心邪则万神俱邪,迨其变态,莫可名状。”因此,不寐病人在发生七情变化时,要以“恬愉为务”,即恬淡虚无,愉悦自得,这样才能“神静则宁”。

(二)生活有常

不寐的病人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非常重要的,要按时起床,按时工作,按时休息,不能昼夜相当,阴阳颠倒,耗损精血。

不寐病人睡前要避免情绪激动,精神兴奋,务使心气平和。睡前可用温水洗脸、刷牙、漱口、用热水洗脚,均有助于及早人睡,被褥舒适、松软,光线柔和,环境幽静,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锻炼身体

体育疗法对不寐的康复有良好的效果,清晨可作散步、打太极拳、武术、气功、慢跑等运动,其活动量,因人而宜,过度疲劳,反会使不寐加重,要做到葛洪在《养生论》中所指出:“体欲常劳……劳勿过极。"这样才能起到“一身动则一身强"的作用。

睡前练气功,有利于入睡,其方法是,洗漱完毕,仰卧于床上,两臂伸直,放于体侧或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置于腹上,两腿稍分开,身体各部要放松、自然,要排除杂念,然后,开始呼吸,呼吸时应注意腹部起伏变化,吸气时腹部收起,呼气时腹部还原,呼的时间要比吸的时间长,并要缓慢,切勿憋气和用力过猛,思想随呼吸到丹田(脐下一寸半),慢慢使自己人静,正如《景岳全书·卷十八·不寐》中指出:“欲求寐者,当养阴中之阳及去静中之动则得之矣。"

(四)饮食疗法

1.一般原则:实者宜清淡,虚者宜滋补。不寐属实证者要食用清淡之品,属虚证者,应给予滋补,阴虚火旺者,食用甘寒、咸寒之养阴、滋阴之品,心脾两虚者,应食用补气健脾之品。

夜不可多食,忌浓茶、烟、酒。“若食饱不得便卧,即生百病。"这对于不寐病人尤为重要,因睡前过多进食,必致“胃不和则卧不安。”睡前不宜喝浓茶,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十八·不寐》中指出:“饮浓茶则不寐……而浓茶以阴寒之性,大制元阳,阳为阴抑,则神索不安,是以不寐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也指出:“味过辛,经脉沮弛,精神乃央。"所以,睡前亦不要吸烟、饮酒,以防烟酒刺激,使之兴奋,不易人寐。

2.不同证型的食疗:阴虚火旺型宜食用性属甘寒或甘凉之品的小米、小麦、玉米、赤小豆、大白菜、菠菜、冬瓜、黑白木耳、莲子等。或经常服用生地黄粥(《饮膳正要》):生地30克,酸枣仁30克,水煎取汁,加米共煮粥,空腹食之;或服用酸枣仁粥(《饮膳正要》):酸枣仁30克、白米50克,先将酸枣仁煮汁去滓,用汁煮米成粥,晚饭后食之;或服用百合粥(《饮食辨录》):鲜百合30~5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先煮米做粥如常法,将熟前放人百合煮熟即可,吃时放人糖调匀,晨起作早餐食之。

心脾两虚型宜食用莲子粥(《饮膳正要》):莲子肉50克,糯米50~100克,冰糖适量,用水同煮莲子、糯米成粥,加人冰糖,每日晨起食用一小碗,或不拘时做点心食之;或龙眼粥(《饮食辨录》):龙眼肉3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先以水煮米做粥如常法,将熟,放人龙眼肉煮数沸,加糖,作早餐食之。

痰热内扰型宜食用竹沥粥(《食医心鉴》):淡竹沥水105克,粟米50克(即小米),先煮米做粥,临熟下淡竹沥汁,搅匀,晨起空腹食之。

肝郁化火型宜食用竹叶粥(《食医心鉴》):竹叶10克,白米50克,先煮竹叶煎汤代水,煮米做粥,晨起做早餐食之。

(五)简易自身疗法

1.耳穴压豆:耳穴压豆治疗不寐有较好疗效,可取穴:神门、枕、皮质下。心脾两虚者,加心、脾;肝郁化火者,加肝、肝阳;心胆气虚者,加心、胆;胃中不和者,加胃。

2.按摩疗法:

①每晚睡前按揉小天心(大小鱼际之间),内关穴各100次。

②擦涌泉,病人用一只脚擦另一只脚的涌泉穴,由涌泉穴擦向足趾方向,睡前左右脚各擦50~100次。

③每晚睡前按揉心俞、肝俞、肾俞各数十次。

#生活健康#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大医课堂

如果觉得《中医有6大安眠穴 7大入睡粥(吃一碗 按一按睡得香)》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