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4种养生理论”:当我们谈论养生的时候,我们是在谈论什么?

2022-07-09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9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01

你真的知道什么是养生吗?

现如今,几乎人人都知道养生,可是养生到底是什么呢?

每天红枣枸杞泡水喝才是养生吗?

每天进养生理疗店才是养生吗?

每天吃保健品才是养生吗?

不,养生文化博大精深,上可以与天地相合,下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对应,一言一行,一饮一啄,都是修行,都是养生。

《黄帝内经》讲,养生应该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于是四时之景不同,养生之重点也有所不同。养生需讲究阴阳平衡,天地相合,脱离了阴阳平衡,就是逆天而行,而逆天而行,是不行的,是有害的。

中国养生文化由来已久,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哲学思想学派道家,对于养生更是有不同的见解。

道家以自然天道观为本,着眼于人,追求生命长久与精神的安宁,尤其强调精神的超然与人格的独立,渴望人生的自由,并形成了道家独特的“四大养生法”。

02

顺乎自然

崇尚自然是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道家认为:以自然界的秩序变化为法,摒弃人的理性因素,在养生中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就能维护健康,延年益寿。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人的一切都应顺应自然规律,不要悖天地之理。而人最初的状态接近自然,因此,养生要返朴归真,以重返婴儿状态为最高标准。

庄子认为,人与自然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他主张破除一切人为地刻意追求,认为“无为”、“无已”、“绝对逍遥”,是达到天人合一的根本途径。

“道法自然”是道家最根本的哲学理念,大自然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应该跟大自然保持一致,不应逆天而行。

而在遵循道法自然的前提下,人就不会违背天命。

03

清静虚无

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排斥人的一切欲望,排斥外界事物给人带来的诱惑。他主张通过柔弱无为、虚静自守来排斥干扰,达到返朴归真的目的。庄子的养生法则为“虚静自守”,“养神,守形,无欲”,“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

现代生活越来越快速,物欲的膨胀,让人始终奔波于物质追求中,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精神高度紧张,导致身体问题越来越多。

我们身上绝大多数疾病,都与我们的心态有关,心情是超过一半的疾病的温床。

有句话说,养生以养心为主,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大多长寿之人都是修道之人,一部分原因就是他们内心清净,不受外物干扰。

相反,许多想法多,忧思过重的人,命运都会相对坎坷。

04

以气养生

《史记》载:“老子百有六十余或二百余岁,以自修道而养寿也”。历史上有老子不知其所终之说,虽不可全信,但史学界一致看法是:老子比孔子年长近三十岁,又比孔子死得晚,孔子活了72岁,老子当是一位百岁寿星。

老子长寿得益于其养生之道,其核心是:“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食母就是“食气”。食气是老子创造的古人养生的主要方法,成为历代气功家练功之要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气是中医特殊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哲学一个特殊的存在。

中医里面也说,肾主一生之气。主先天之气。

于是乎就有,肾不纳气就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以气养生则要注重养肾。

当然,气不仅仅是肾气。

05

精神修练

精神修练是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也是道教养生的主要方法之一。

即宣传“道”的功用,坚定“道”的信念,确立学道的志向,自觉地学道。

道家豪放地提出:“天不可信,地不可信,人不可信,心不可信,唯道可信”,“我命在我,不在于天”,这种与天争寿,积极进取,人定胜天的乐观主义精神。

心态是最好的良药,而精神修炼越到位,心态也会越平静。

精神修炼是养生是最重要的养生之一。

如果觉得《“4种养生理论”:当我们谈论养生的时候,我们是在谈论什么?》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