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白露秋燥(养生为妙)

2023-06-02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露水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白露习俗

1. 收清露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2. 饮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它多了一些过火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刚刚好。轻轻呷一口,唇齿之间满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欢。

3. 吃番薯

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有“长寿食品”之誉。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道:“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白露养生

1. 调理饮食,减苦增辛

白露时节,秋燥伤人可多吃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此时饮食宜减苦增辛,以养心肝脾胃,也不宜进食太饱。

2. 秋吃早粥,调理脾胃

白露节气,人容易出现脾胃虚弱、消化差的症状。这个时节多吃点温热的、有补养作用的粥食,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

3. 运动调养,动静结合

白露后,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较夏天适当加大一些,但选择运动项目也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

白露三防

1. 防寒邪

所谓的“露”是一种物理现象,是湿热之气遇“冷”而出现的,需要你注意防护了。老话说“白露不露身”,白露后的早晚、阴天,你的颈、肩、腰、腹、腿、脚,就不要暴露在外面;睡觉要用薄薄的毯子盖在身上。

2. 防秋燥

秋与肺相应,而秋的主气是“燥”,因此要防止秋燥伤肺!这段时间身体最容易产生郁热,而郁热加重血稠,会增加心脑血管的压力,所以要提前预防心脑血管梗症!我们除了适当多补充一些温热水、早睡以外,还要吃当季的水果蔬菜,比如:莲藕、白萝卜、葡萄、梨、大枣、猕猴桃、柚子、山药、枸杞、莲子、百合等滋阴润燥凉血的食物。

3. 防秋悲

立秋之后,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容易复发。进入秋天之后,易诱发消沉情绪。因而,必须注意心理上的调适。因为天地已进入阴长阳消的收敛状态,人体也一样,肺气的宣发会相对收涩,没有那么畅快,这样就会因“气机阻滞”而出现“秋悲”。

白露三不

1.不露脚

白露是天气冷热的分界岭,夏季可以穿凉鞋,冷水洗脚。但是,过了白露以后就不适宜再穿凉鞋和冷水冲脚。在民间也有“寒从底来”的说法。所以脚受凉也就是整个身体都受凉,容易血液循环不畅。并且肾气始于足下,脚受凉就是在伤肾。

2.不露脐

肚脐皮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容易被寒邪侵袭。肚脐一旦受凉,腹痛腹泻在所难免。长期受凉,泌尿系统疾病也容易找上门来。秋季是胃肠道疾病最易多发的季节,儿童的秋季腹泻、中年人肠炎、中老年的消化不良等,这些胃肠道疾病在秋季多发,都会肚脐受凉有关。

4. 不露肩

准确地说,是不要冻着关节了,不仅是肩部,还有颈、腰、膝关节等。风寒湿邪是造成关节病变的主要诱因,寒性凝滞,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关节受凉可能患上或者加重关节炎。所以不要再像夏天一样赤膊露身,睡觉的时候也不要穿着无袖睡衣,最好换厚一点的被子,早晚也可以加件薄外套。

如果觉得《白露秋燥(养生为妙)》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