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浅谈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

2023-06-1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41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叶圣陶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概括言之就是五个字:听、说、读、写、思。

所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总结起来我认为主要就是抓这四大块:

一抓书写(识字、写字),

二抓积累(朗读、背诵),

三抓思考(阅读、理解),

四抓表达(书面、口头)。

——一抓书写:识字与写字是贯穿小学始终的一个重点教学任务。

小学阶段要把常用汉字都识记完,特别是低年级,要运用各种办法去教会学生识记汉字,这样到了高年级才能有自主识字的能力。

然后就是写字,我们不是要培养每一个小孩成为书法家,但是我们要让每一个小孩从小就记住一点:横平竖直写好方块字。我们的汉字又称为方块字,就是要把握每个汉字的总体外形是方的,每个字写出来都是能站的稳的。

——二抓积累:朗读与背诵是语文素养积淀的基础环节。

语文课堂教学是在朗读中完成并得到升华的,我们每一篇课文的讲解,都要设计好朗读环节。

我认为朗读可以分为这几个阶段:基础阶段是读正确、通顺,第二阶段是读熟、流利,第三阶段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感情朗读。

所谓熟读成诵。我们在反复操练读的过程中,让重点内容记入脑海中,知识就有了积累。

——三抓思考:阅读与理解让语文学习有深度。

以课文为范本,把阅读教学常态化。我们在教学每一篇课文时,都要记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能力是不可能一撮而就的。在教学课文时,要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进行思考,我们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合理设置问题,就是说问题的难易度要根据班级学情来定。比如太简单直接的问题,在低年级用很好,到了高年级还在以这样的问题为主,就不合适了。

以考题为导向,把阅读题放到日常教学中。每学期开学后,要收集近几年的考题来研究,知道考试会考什么,把备课环节中的备考点在每节课落实好。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得到思维的训练,又能接触到阅读题的题型和学会做阅读题的方法。

——四抓表达:表达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小学的习作,是书面表达。低年级的看图写话,中高年级的作文,是语文试卷上分值占比很大的题目。

小学的习作,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字→词→句→段→篇。

所以我们从一年级开始识字,然后组词,然后造句,然后看图写话那样写片段,再然后从三年级开始写整篇的作文,每一个环节都有用,每一个环节的训练都关系都后面的环节。

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不是分年级独立的存在,到了中高年级,要把它看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再不断拿出来训练,不能认为认字造句是低年级的事情,到了五六年级也不能认为片段训练是中年级的事情。

平时在课堂上训练表达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口头表达来训练,可以说口头表达是训练书面表达的最省时的方式。因为我们除了习作课,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来在课堂上练习书面表达(当然,我们在很多课文教学重点句子时,会拿出时间来训练仿写句子,这个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所以我们常态化的训练表达的方式就是口头表达。

也就是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的问答和交流,要重视引导学生养成完整的说一句话的习惯,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去丰富一句话,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三五句话把一件事情说清楚,等等。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持续关注这些方面的素养在课堂中落实,我们备课也要围绕这几个核心点去思考,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总结,形成自己的课堂常规和教学风格。下面针对核心素养的几个方面,简单阐述一下。

一、聆听是交流的基础

善于倾听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备能力。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学会小组合作交流,从多渠道获取知识,在小组合作交流时,学生要会质疑,自主发现知识,自主构建知识,要做到这些,需要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那怎样才能培养学生专注聆听的习惯与能力呢?

1.增加趣味让学生爱听

我们在课堂上要让教学变得“有趣”,如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精心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以及对学生不断地鼓励,都会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多媒体辅助教学,画面、声音、视频等都会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会进入情境之中,自然就会认真地听。

2.交给方法让学生会听

(1)首先让孩子明白怎样听别人说话才是正确的。倾听时,眼睛看着发言的人,耳朵认真听,手不玩东西,只有这样做才是一个聪明的、会学习的孩子;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让学生听清楚问题是什么,教会学生会判断问题的重点或核心是什么,学生需要准确抓住问题的重点,组织好问题的答案后再回答。

(2)其次让学生带着任务聆听。在课堂交流中,听了教师和同学的发言,让学生把教师和同学的发言重说一遍,以此引导学生认真聆听他人的发言。还可以让学生边听边想,在课堂中经常训练,可使学生养成认真聆听别人讲话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补充说明的习惯。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也要及时进行评价。尤其是对那些不能做到认真聆听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去捕捉学生的进步,即使只有一点进步,教师也要及时表扬学生,让这些学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认真聆听的好习惯。

二、“能说会道”是成为社会人才的基本要素之一

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1)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课堂上,老师要尊重、爱护学生,要以平等的地位民主的和学生对话、讨论,鼓励学生落落大方、流畅自然、理直气壮的与文本、作者、老师、同学对话,让学生有想敢言、有疑敢问、有问敢论。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

(2)改变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规范交流语言形式。在语文课堂上,要充分发挥生长教育的优势,打造活力课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坚决彻底地建设好“小组”,小组里要有组长、副组长、中心发言人等职务。在教学设计中要遵循这样的环节:老师抛出问题,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小组派代表上讲台上去给大家汇报、阐述观点,激发学生“我来说、我要说”的愿望,培养学生“我会说”的信心。在讨论、汇报过程中,小组内分工要明确,哪些是主要发言,哪些是补充的,做到人人有思考,人人要发言。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言源于生活。课堂、学校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版块,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能只停留在语文课堂上,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让学习为生活服务。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内外的活动时间,抓住时机,把握形式,开展诸如“读书论坛”“辩论赛”“拍卖会”之类的活动,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他们良好的交流习惯,从而形成大方、文明的交流态度,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灵魂

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开始的。所以,最初的阅读能力只能是朗读。学习语文,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语文的课堂功效。

《语文课程标准》中把“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放在语文教学目标的首要位置,这也说明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实践也证明,朗读很重要。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文教师也都有这样的体会,善于朗读的学生不光阅读分析能力强,作文也写得好。可见,朗读训练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要求他们读每篇课文都要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感情。首先要正确地读,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其次,是流利地读。

在正确读的基础上,重点要求读得连贯自然,不读破词句;再次是有感情地读。在读音正确、速度合适的基础上,把握语气的轻重缓急,尤其是要读好人物对话的不同。如《钓鱼的启示》一文中有一句:“啊,这么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鲶在银色月光下轻轻翕动着。有些同学读出惊奇的语气,有些同学读出得意的语气,等等,可见尊重学生的感受,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孩子们在灵活多变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从不同的角度来设计,读书的形式也就多种多样。

从阅读目的角度来设计,可以用引读、范读、赛读、评读、品读。

从阅读速度的角度来设计,可以用速读、慢读、跳读。

从阅读人数的角度来设计,可以用个别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同学读、女同学读,集体读等。

从是否是否出声的角度来设计,可以用默读、朗读、背诵。

从阅读意图的角度来设计,可以用精读、略读、浏览、正确地读、流利地读、感情朗读。

从与其它语文学习相结合的角度来设计,可以用抄读、读思、边读边想象画面、诵读、分角色朗读、配乐读、表演读、读画、听读、读说、读写,等等。

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他们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自读自悟的机会,在生动活泼、乐此不疲的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形成积淀,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读写结合,课内课外结合, 提高“写”的能力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它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是个互补的过程。因此,课堂上抓好了“听、说、读”,“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当然,提高写作水平还需要加强读写结合 ,课内课外结合,多管齐下,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1.读写结合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训练写话的机会,如:补白、仿写、扩写、缩写等等。在平时的课堂中训练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想象力。

2.课内课外相结合

不管课内课外,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留意生活中的小细节,并且在课堂上可以有目的将课堂教学活动增加一些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为目的的课文内容。

除了培养观察能力外,平时还要注意课外积累。读课外书时要勤动笔,写摘录笔记,积累好词佳句。平时多写日记或周记,积累写作素材。只有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总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始终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从而达到实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终极目的。

因写的仓促,没有校稿,如有错字病句和表达不清楚不准确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2020年9月13日

如果觉得《浅谈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