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如何学好语文写作(做好语文核心素养视阈下高中写作教学实施策略)

2023-06-14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72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导语: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写作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很多学生因欠缺语言表达能力,不能很好的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学生在掌握写作知识、积累素材之后,需在实际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交流的机会和平台,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1、讲解写作文体知识

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作为量变的写作知识,才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写作,才有利于写作质变的飞跃。但是很多学生对写作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足,有的学生甚至在面对不同文体时不知如何进行写作,这对学生的写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写作教学时间与内容,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需求,进行写作文体知识的讲解。在写作教学中设计不同文体写作知识板块,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等不同体裁的相关板块,为学生讲解不同写作文体的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例如教师为学生布置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写作任务,写作内容如下:“随着现今社会发展变化,我们还会遇到新的学习难题,针对当下学习中的问题,以及对学习的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议论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布置完写作题目、明确写作要求之后,首先要为学生讲解议论文写作文体相关知识。因为部分学生对议论文文体不够了解,所以教师应对议论文的观点、论证方法、论证结构,以及材料的概述和议论文语言表达风格进行系统的讲解。需注意的是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不要照本宣科,要结合材料进行讲解,如讲到驳论法时。

可以结合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反对当八股》中的论证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驳论法在议论文中的运用。在讲解相关的陈述性知识之后,教师应将议论文陈述性知识与布置的写作任务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训练机会,促进学生对文体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2、专题训练审题立意

写作时进行审题立意,不仅仅只是写作思维运作的过程,也是在头脑中组织语言的过程,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过程。因此,学生要掌握相关的语言技巧和知识。很多学生因为不懂审题立意的相关知识,而导致写作时出现偏题的情况,在写作教学中训练学生明确审题立意非常重要。

审题就是要对写作要求进行充分的理解,对给出的材料进行透彻准确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意。立意就是在审题后确定一个写作角度,以这个角度为中心,以此展开写作。教师应该在写作教学中适当开展写作审题立意的专题训练,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

教师在审题的专题训练中要全面为学生讲授关于审题的基础知识,知识讲解过程中可以加入训练,训练学生审题立意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抓关键词、抓题眼的方法,通过分析已知信息从而确定立意。教师可以将写作题目或材料分解成若干个小部分,进行逐一分析,增强学生语言建构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写作材料中的多个对象,从不同对象的不同角度分析确定写作立意。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涉及多个写作对象的写作材料进行审题立意时,应带领学生理清思路、逐一分析,引导学生锻炼写作基本能力。

3、加强语言知识指导

写作语言知识是写作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具备相应语言知识,才可以正确流畅地表达。在面对学生的文章时,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很多学生的文章都会出现书写错误、修辞错误、语法错误以及逻辑错误等问题,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作文批改时严格认真,按照高考的评分标准找出学生的写作语言问题。

教师在找出错误之后,不仅仅要在学生的文章中进行圈点标注,还要总结出共性的问题,从而给予具体化的评价和指导。因为有部分学生不会主动按照老师的批注进行修改,忽略自己文章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写作细节进行统一详细地讲解。

例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设置写作语言训练专题,包括语句专项训练、字词专项训练,修辞专项训练等,讲解语法方面的知识。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检测,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重视,端正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教师绝对不能忽略对学生写作语言细节的指导,应加强作文批改能力和评价能力。

1、培养学生素材积累兴趣,拓宽学生素材积累渠道

学习语文这门科目,需要学生进行长期的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才能主动去学习和积累。同样写作也需要长期积累,学生只有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在写作时才能言之有物。很多学生因缺乏写作素材积累的兴趣,很少去主动积累和整合写作材料。

部分学生尽管对写作素材有所积累,但积累的素材类型单一且积累渠道狭窄,这些都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素材积累的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对写作素材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解决写作难题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为学生提供明确的素材积累目标,可以适当设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必须积累素材的数量,采取适当的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从而激发学生的素材积累兴趣。教师还可以组织分享会,为学生提供相互分享积累素材的平台,在分享中使学生感受到素材积累所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同时,教师应拓宽学生素材积累的渠道,比如建立一个媒体公众号,定期为学生推荐合适的期刊以及社会热点新闻,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纸质的青年文摘等资料,以帮助学生积累时事热点素材和文学素材。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发现生活中的素材,积累生活素材。

教师应鼓励学生正确运用网络平台,通过微博、电视等平台关注社会生活热点。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微博关注某些生活评论类的账号,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环保、时政等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当今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将积累的素材运用到写作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素材积累的好习惯,拓展学生素材视野,引导学生掌握素材积累方法。

2、以读促写,促使学生积累写作语言与素材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积累写作语言与写作素材行之有效的方法,拓展课内外阅读,学生不仅可以积累相关语言知识和素材,还可以锻炼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课内阅读指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每一篇文章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专家精挑细选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文章。因此,教师在课本讲授时,除了要向学生讲授文章的高考知识点,还要为学生点拨出这篇文章的语言或者结构的写作价值,挖掘教材中的有效素材,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就可以有效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到精练的写作语言。

结语:在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可用作写作素材的内容,培养学生从中挖掘有效素材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写作课上定期举办写作素材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在活动中学生彼此交流所积累的写作素材,这不仅有利于扩大写作素材的积累面,还有利于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觉得《如何学好语文写作(做好语文核心素养视阈下高中写作教学实施策略)》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