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春生 夏长(秋收 冬藏的规律 养阳是四时之要)

2023-05-27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21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要"顺四时而適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认为对自然界阴阳的变化,"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提出了四季养生法﹕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秋千,有“千秋”之意,原是祝寿用的,以喻长寿;后来有了新意,形容这项活动包括着万千变化之象的特点。三月设秋千,是为养阳,古人把秋千运动与身体健康连在了一起,这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认识。

春季-《黄帝內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早起,广步於庭,被髮缓形,以使志生﹔……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意思是说,春天阳气上升,万物发育,锨锨向荣,此时宜开始运动养生,锻炼,早晨起来缓缓散步,拨开束髮,松缓衣带,让形体舒展,使志意顺春天生发之气而活动,以求神定而志安,这就是春天保养春生之气的方法。

养生成了大事情,好像只有以昂贵与奢侈才能成就美貌与健康,那中药房里的树皮草根是不是也能做到呢?其实,以天然草药调养与驻颜的方子古已有之。战国时的典籍《黄帝内经》早有关于医学养生学体系的记载,其中要顺应天地阴阳四时规律的理论沿用至今。在阳气生发的春季,饮食要求清淡,不宜大量食用油腻、油煎的食物﹔水果宜食用一些甘蔗、马蹄、柑橙等,取其清淡甘凉,防止积热於里。夏季-《黄帝內经》说﹕"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早起,无厌於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说,夏天万物生长,茂盛华美,夏日昼长,养生者宜早起锻链,不宜懒惰,要使人的精神旺盛饱满,让体內阳气宣泄於外,以与夏季阳盛的环境相適应,这就是夏天保养夏长之气的方法。

夏季炎热,常遇暑热兼湿之候,肌腠开泄,汗出亦多,人们喜食生冷、寒凉之物。如太过则而伤脾胃。因此,在夏季切忌过食生冷,少食油腻厚味、煎炸动火之物、饮食宜甘寒、利湿、清暑、少油之品。"夏日炎炎正好眠",是说夏季天热,暑湿重,人喜多眠,但此时更宜振作精神,劳逸结合。秋季-《黄帝內经》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寧,以缓秋刑﹔收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意思是说,秋天天气乾燥,气候逐渐转凉,秋气肃杀,万物开始收歛,要使神志安寧,以避肃杀之气,並要收歛神气而勿外露,此皆所以顺从秋收肃杀之气,从而使肺金得以清净,这就是秋天保养秋收之气的方法。

秋季气候乾燥,常有凉燥之感,由於气候凉爽,人们喜食姜辛温之物。但辛温太过,则易伤肺致咳,肺与大肠相表里,亦易伤及大肠而出现大便乾燥难排的现象。因此在秋季切忌过食煎炸动火之物,饮食宜润燥生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之品,如百合、蜂蜜、芝麻、雪梨等。冬季-《黄帝內经》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早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意思是说,冬天是万物伏闭藏的季节,人们不要扰动阳气,避免严寒,保持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出汗,而使闭藏的阳气受到影响,这是冬天保养冬藏之气的方法。

冬季寒冷,以收藏为好。所谓冬令进补在我国已是传统习惯,此时宜食一些补肾之品,如羊肉、狗肉、鸡肉、鸽肉、虾、鵪鶉等,以增强肾臟的藏精作用,使肾气、肾精旺盛,体力增强,提高正气的扺抗能力,达到来春不生或少生温热病的目的,所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即是此意"。《孟子·告子》谓:“食色,性也”。《礼记·礼运》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竹木简医书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房中书,探讨男女房室专著,包括《天下至道谈》、《十问》、《合阴阳》等,其房室养生理论主要是:节制房室、七损八益、不先女人等。以上引述《內经》这几段话,確是养生的一项重要原则。指出养生的方法必须適应四时气候的变化规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养阳是四时之要。秋千荡出了春季养阳的话题,值得探讨。秋千是全身运动的好方法。春季荡秋千以养阳,是华北民俗中提出的见解。它不仅说出了秋千的运动学意义,而且揭示了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有人说,秋千本身就是流行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山戎的一种体育活动,齐桓公北伐山戎时传入了中原。也有人说,是汉武帝时的宫中游戏,南北朝时传到了南方。

运动养生“体育活动”也好,“宫中游戏”也罢,都包含在运动的范畴之内是无疑的。作为一种运动形式,它除了普通运动所具有的加快血流速度、促进血液循环、增大肺活量、活动筋骨关节、激发生命活力等功能外,还具有锻炼感觉平衡、增强空间意识的独特效果,使人在上下纷飞的大运作中增魄添志、提神运精,得到心、神、视、感上的全面锻炼。有人说,现代飞行员运用的一些平衡锻炼器材和动作编排中,受到秋千运动形式的许多有益启示。从医学角度上讲,春天荡秋千,可以促进人体阳气的开发和利用,对机体健康是有积极意义的。

养生,动词也,亦可为名词。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如果觉得《春生 夏长(秋收 冬藏的规律 养阳是四时之要)》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