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胃不好有点反酸 了解一下肝胃不和(分两步走养胃)

2023-06-06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3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胃不好有点反酸,了解一下肝胃不和,分两步走养胃。

“反酸”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现象。比如晚餐吃多了、或者吃了什么难以消化的食物,第二天起床后就可能会有点“反酸”。

当然,对一些年龄稍长的人来说,可能没有什么明显的“饮食所伤”,也会出现反酸的表现。他们总是觉得胃里往上反酸水,吃饭的时候还会感觉食物下降缓慢,食道不顺畅。

这些现象,和现代科学里的“反流性食管炎”有点类似。

还有的人,一到下午就觉得自己全身热烘烘的,这种现象会连续好几个小时。平时感觉身体乏力、大便不成形,心悸气短,胸中隐隐作痛。

如果有点中医基础的人再继续查看,就可能发现有脉象弦滑、舌苔薄白、舌边有明显的齿痕这些脾虚的证候。

这种情况,很多人会以为,这是脾胃虚弱所致。但是,很多时候在健脾益胃的调理之下,并不能起到明显的改善,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种情况,很可能和肝也有关。甚至可以说,这类表现出来的“胃不好”反酸,主要原因还是肝的问题。

在中医脏腑理论里,肝主疏泄,其中就包括疏泄中焦脾胃的气机。胃气以降为顺,就需要借助肝的疏泄之功。

所以,这类胃不好爱反酸的人,平常会有点心情不好、喜欢生气的习惯。而这类的调理,应该分两步走:

第一步:疏肝解郁,促进疏泄:

可以尝试用代赭石、旋复花、枳壳、青皮、党参、茯苓、半夏、木香、沉香、降香,甘草、生姜这样的配伍。有点中医基础的朋友肯定会发现,这是张仲景《伤寒论》里“旋复代赭降气汤”的化裁。

这个配伍,其实主要就是帮助肝恢复良好的疏泄之功,同时促进胃气顺降。只要这两方面得到缓解,反酸的问题也就慢慢得到解决。

当然,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免肝郁气滞的问题。上述的脉弦、午后低热,一般都是肝郁,和肝经气机失调所致,热像也是气郁生热的结果。

古人常说“气郁之处,必有伏火”,而调理就是“火郁达之”。意思就是用化散之法。

肝郁了对脾胃有何影响?

从五行生克就很好理解了,肝木克脾土,肝郁气滞就可能直接造成脾失健运。于是,因为脾虚,就会出现便溏、心悸、心慌、乏力、舌头上有齿痕。

而脾虚又易生痰,所以脉象偏滑。痰气搏结于食道,所以在吃东西的时候,总觉得下咽困难、食道不畅。

而症结所在的肝郁气滞,必然会引起胃气不通降了,于是胃气上逆,造成频繁反酸。

所以,疏肝和胃、降气化痰的“旋复代赭降气汤”就是不错的选择了。

第二步:健脾养胃:

疏肝理气做好了之后,郁滞的肝气得到疏泄,中焦脾胃的气机也能降能升了。此时,我们就可以继续“未尽事宜”——好好地修复一下曾经受伤的脾胃了。

如何养胃?

中医认为“得胃气者生”,脾胃强健对于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常用的健脾益胃药食,我们可以选择如下几种:

1、猴头菇:猴头菇是传统的养胃名食。现代科学认为,它含有的猴头菇菌酮,能促进胃粘膜自我修复,提高胃的蠕动能力,从而帮助它恢复其“受纳、腐熟水谷”的本职;

2、砂仁:砂仁性味辛香而温,能温胃化湿。而脾胃虚弱者容易内生痰湿,砂仁就是不错的健脾益胃、祛湿化痰之品;

3、丁香:丁香的养胃作用,基本和砂仁大同小异,主要也是偏于温散。只要不是胃阴不足的胃不好,丁香也是很不错的养胃佳品。

上述几味,再配合大枣、沙棘这些扶正固本的养生佳品,一起熬水代茶,慢慢品饮,坚持一段时间,对于脾胃的调理是很有帮助的。

脾胃养好了,反酸、食欲不振这些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所谓的“胃不好”,也就豁然而愈了。

如果觉得《胃不好有点反酸 了解一下肝胃不和(分两步走养胃)》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