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百科

豆瓣评分8.6《运营之光》教我的运营底层逻辑

2023-06-08 分类:养生资讯

TIPS:本文共有 14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最近看到一本书,叫做《运营之光》,作者是我的贵州老乡,高中没上完就开始工作,用七年时间做到一家互联网公司的COO。

除了佩服他的自学能力和逆袭经历之外,通过这本书解决了我对互联网运营的一些困惑,不敢私藏,分享给大家。

运营到底是干什么的?之前看到网上各种各样的名称,有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内容运营、新媒体运营、天猫运营、商城运营、抖音运营... ...

其实我是很困惑的,一个运营岗位,像是包罗万象,把一切都装了进来。因此我也问过真正做运营的朋友,得到的回复是,“我就是在公司打杂的。”

黄有璨给运营下了一个定义,产品界定和提供长期用户价值,运营负责创造短期用户价值+协助产品完善长期价值。

这个定义将运营抽象为可以和产品去比较的一个岗位,同时又把两者的区别从长期和短期价值做了区隔。

虽然有的公司没有产品岗位,比如电商运营、内容运营等不能被完全涵盖。

但是从给用户提供价值,也就是从公司与用户的关系角度去定义运营的职能,确实让我有醍醐灌顶之感.

因为之前听到的运营,大多讲的都是拉新、留存、促活和转化。这是从运营工作流程中的关键节点来说的,并没有触及到运营工作的本质。

更进一步的,黄有璨从运营的角度,对互联网产品的类型做出了划分,通过几个关键维度,就可以将互联网的所有产品划分类别,针对不同的类别,运营重点也各有侧重:

1、商业逻辑

1)直接售卖产品或服务

如品牌电商网站、O2O上门服务。

核心在于有足够好、足够多的商品,能以低成本,顺畅的卖出去,简单说就是多快好省,运营的核心在于提升采购能力、营销能力和供应链能力。

2)免费+增值服务

基础功能免费,通过增值服务实现盈利。有很多互联网产品,常见于工具类产品,比如印象笔记、Xmind等等。运营重点在于用户获取、让用户对产品形成依赖以及让用户为增值服务买单的能力

3)免费+流量/数据变现

为用户提供产品或服务,待流量和数据足够大后,卖流量和数据给第三方(金主爸爸)变现。像短视频、社区就属于这一类,我认为本质上是搭建了一个广告的渠道。

2、用户行为频次

1)一次性使用

用户只使用一次。比如培训课程(托福、雅思)或婚庆服务等。因此不用考虑用户维系,运营重点在于渠道铺设和广告投放、销售转化率、高客单价,因为是做一次性的生意。

2)低中频次使用(数月甚至1-2年一次)

用户使用完到下次消费距离时间较长,因此运营重点在渠道铺设和品牌传播上,让用户需要使用时能想得起来。

3)用户高频次使用(至少每周一次)

例如阅读类产品和社交类产品,这种产品一旦用户习惯,很难离开。运营的重点在于通过补贴、活动、运营机制培养用户习惯,并通过鼓励用户分享,实现裂变增长。

3、用户间通过产品是否形成关系

1)单项服务型

像日历、便签产品,基本不用怎么运营

2)让用户间建立关系型

像社区、电商平台、社交软件等。运营的重点在于氛围打造,因此需要建立规则、边界和约束条件。

其实这三个维度,用来划分传统产品也是可以的,举个例子:

像沃尔玛超市,就属于直接售卖产品或服务,核心能力在采购、营销和供应链上;

油漆这种产品,属于低中频次使用,核心能力在于品牌传播抢占用户心智以及重点渠道铺设上。

线下相亲活动这种服务,就是让用户间建立关系,因此有8分钟约会(每个人只能聊八分钟)等规则,需要在有品味的餐厅,里面会有很多装饰,如气球等烘托氛围。

通过分类,可以快速让互联网世界纷繁复杂的产品变得井井有条起来,运营策略的制定,也能有的放矢。

理解行业运行的底层逻辑是认知提升的前提,也是让后续策略工作制定变得有章可循的基础,期待朋友们可以用类似的分类思想加深对自己所处行业的理解,让工作开展更加有效。

如果觉得《豆瓣评分8.6《运营之光》教我的运营底层逻辑》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并留下你的观点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阅读
小编推荐